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学习强国 >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5篇(完整)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5篇(完整)

来源:学习强国 时间:2024-03-18 14:32:02 推荐访问: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7月27日,在矿纪委书记___同志的带领下,与其他二十多名党员来到了红色革命圣地--延安,接收了为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5篇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篇1

7月27日,在矿纪委书记___同志的带领下,与其他二十多名党员来到了红色革命圣地--延安,接收了为期四天的红色党性教育。

短短四天时间里,先后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观看了《延安保卫战》和《红秀延安》,最后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故乡梁家河,亲身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内涵,接受了一场红色的心灵洗礼,感受到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革命斗志。

延安红色党性教育之行,首先来到了宝塔山,在宝塔山下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刻,感觉到身为一名党员责任重大,身为一名党员,就要讲奉献,敢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

通过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观看了《延安保卫战》和《红秀延安》,回顾了革命历史,记录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情景,面对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参观的人都久久肃立,感受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的集中表现,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来到梁家河,参观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带领村民打坝淤地、修建沼气,办磨坊、裁缝社、代销店、铁业社的事迹,听了梁家河原支部书记石春阳同志的党课,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为群众办实事,有担当,吃苦耐劳、爱学习、为人民造福的精神,插队时,与村民同吃同住,重活累活抢着干,离开后还时刻挂念着村民,梁家河精神和延安精神是一部属于奋斗者的历史教科书。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在延安,看到的是风景,领略到的是历史,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在以后工作中,一要坚定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的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政治原则,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二是不忘初心。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基层管理,只有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我们的工作才能开展的好,才能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三是要求真务实。延安精神是在工作中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四是坚持学习。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除了劳动,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常常看书到深夜,在那样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之余还能坚持学习,对比今天的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不勤于学习?作为一名年轻的管理人员,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不断积累经验,增加自己的管理水平。

通过这次红色党性教育,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讲困难,积极进取,在工作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珍惜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篇2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延安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这个革命圣地也就越来越向往。

有幸,10月11日,在公司的组织下,优秀党员、先进员工一行25人终于就要踏上延安这片红色土地,我们此次红色之旅的行程很满也很紧,第一天我们到达首站西安,当踏上这片土地是我就被十三朝古都厚重的人文历史所感染,一排排古城墙、一座座古城楼映入眼帘,到达西安时已经到了下午时分,因此导游并没有安排其它的行程,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我们正式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的行程,按照行程安排第一站我们去了唐昭陵,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来到昭陵后,远看昭陵挺拔高耸、刺破青天,海拔高达1188米,它的周围,均匀地分布了九道山梁,把它高高拱举,所以它因此得名九嵕山,它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中午吃过午饭后紧接着我们坐车去了乾陵,它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东起蒲城栗山,西起乹县的梁山,连绵一百五十公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乾陵的绿山,它把这座陵墓层层包裹,使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浮现出唐朝文艺复兴时的样子。靠近无字碑看到上面的字。上面已刻满了对过去的总结与沧桑。路两旁有石翁,共二十尊。抱着棒子严肃而立。最靠地宫的地方有六十一宾王像,体现了大唐万邦来朝的繁荣景像更是彰显武则天女中豪杰的气概……

13日我们首先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一件件展品让我们目不暇接心生赞叹,参观完博物馆后,下午的重头戏来了我们去了来陕西必去的一个地方兵马俑,来看看这个曾经横扫六国的精锐部队,进入俑坑的展示大厅,我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排安静、威武、严肃的兵马俑尽收眼底。我不禁一个个细细观看欣赏起来,将军俑和武士俑甚是气宇轩昂。看着这些兵马俑如同真人一样,神态各异又形神兼备;连身边的战马也塑造得栩栩如生。整个场面阵容鼎盛,军威雄壮,像是出征之前接受人们的检阅。我不禁陷入深思:秦始皇的残暴给当时的百姓带来多少苦难,却给后人留下了两千年前的文明见证。

14日上午我们前往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为中华儿女祭祖的圣地,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陵景区,由轩辕庙和黄帝陵园两部分组成。轩辕庙也称黄帝庙,坐北朝南,听讲解员说每年清明节、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国家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仪式非常的隆重。下午我们去了黄河第一瀑布——壶口瀑布,坐了大约三个小时的车我们到达到了景区,老远我们就听到瀑布声隐隐如雷,看到河谷里雾气弥漫。宽畅的河面在此突然收缩,只见汹涌的河水势如万马奔腾,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几个溅起的水珠打在我的脸上,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赶紧向后退了一步,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它的气势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14日晚间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我们终于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向这次红色之旅的精华部分出发了,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一行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旧址等,现场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也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取得了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坚固基石,党在延安铸造的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形和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

16日,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革命圣地延安,也离开了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陕西,即将踏上另一个历史名省山西,来到山西第一站我们去了永济城参观了王之涣写下千古名句的所在地鹳雀楼,在登楼的同时我一遍遍地吟诵着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眼前好像浮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落下,终于隐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脚底下的黄河流水,波涛滚滚,哆嗦远去,远去,为投入大海的怀抱而奔腾不息

17日我们去了此次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坐落于山西晋城,是一处官僚巨宅,从这里走出来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数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走进皇城我连声赞叹。它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望着这里的山,看着这里的潺潺流水,摸着这里的砖瓦,住着村民的别墅,我真的是不想离开。皇城是个很美的地方,皇城是很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我惊叹皇城的壮观。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小姐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想想自己微薄的工资,简陋的住宅,我更加深刻明白了“学而优则仕”,我更加深刻明白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暗暗提醒自己:好好学习,不断进取。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不虚此行,确实不虚此行!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坚持加踏实地、实事求是,把延安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让泉盛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篇3

2018年10月21日上午8时28分,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党委、政工科组织下,由院党委邢海柱书记和蔡秀莲总会计师带队,我们第一批红色教育学员一行93人,怀着格外激动的心情,从西安北客站乘坐D5082动车,于当日10时48分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当一脚踏在厚重的延安黄土地,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神圣的气息。我们学习团一行乘坐延安党校的旅行大巴到培训基地举行开班仪式,邢书记、蔡总和延安培训基地的杜老师、白老师在开班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下午我们首先去了习近平主席曾经下乡的地方--梁家河

从延安市出发,沿210国道向东北方向大约行进70公里,我们到达了延川县的文安驿镇。从文安驿继续往南,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大约又行进5公里,便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梁家河村。

虽然村名叫“梁家河”,但实际上这里并没有河,只有一条沟渠。黄土高原干燥少雨,难得有雨时,沟渠里才会积攒些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依山坡挖出的一孔孔窑洞,就是村民曾经的家。在这里,中延院教授现场为我们讲授了《习近平主席的知青生活与他的群众观》。随后便是现场教学,参观梁家河。

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期间,和乡亲们一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挑粪拉煤、打坝淤地的生活。同乡亲们一起劳动、生活,和乡亲们成了一家人。作为知识青年,习近平有文化,有思想,敢担当,能做事。任梁家河村支书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还办了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以及磨坊等,切实解决了村民们一系列的劳动和生活需求问题。

几十年之后,习近平主席写过一篇题为《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回忆初到梁家河村的状况:“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孤独。但我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亲,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黄土地虽然有博大的胸怀,但习近平主席是过了四关考验才被她接纳的!哪四关?他说“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一是跳蚤关,二是饮食关,三是劳动关,四是思想关。” 他也用真诚和实干来回报这片历经苦难而又无比多情的土地。1992年重回梁家河村,曾回忆自己当年插队的生活:“早上天亮起来上山干活,10点多回来自己做饭,吃过饭后11点多再上山干活,干完活晚上再看两个小时的书。”劳动、做饭、吃饭、读书,这就是这个15岁少年在这里的日常作息表了。

上岁数的村民回忆起当年的习近平,说他“什么活儿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后来曾有记着问,说习近平主席脖子为什么有点偏?习近平主席说,那就是当年挑担来着。“干活不惜力”。村民们还向我们描述了当年打坝的情景:零下十几度,河渠里冰块很厚,先要用手搬冰块,再铲掉冻土,掏土、推车子、夯土……连当地人都怕干这活,可却第一个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手上磨出了血泡。村民们说:“他带头干,我们咋好意思不干?”从15岁到22岁,完全生活在人民中间,劳动在人民中间,不分彼此,坦诚相待,而这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他说:“1969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黄土地的热爱,也逐渐化作他日益坚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和担当。

在知青们当年住过的一孔土窑洞的墙壁上,我们看到了当年和村民们、知青们留下的合影。照片上的略显单薄,但在每张照片中他总是快乐地笑着,笑得那样开怀。看来,物质生活的贫乏终究阻挡不了精神世界的光芒,有梦想就不会被眼前的苦难所吓倒。后来谈到在陕北7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吗不干?”

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人民的感情最深,他常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父老乡亲永远是我的牵挂,多少次让我魂牵梦绕!”

7点,天色已晚,我们赶到宝塔山,面对宝塔,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心潮澎湃。接着,观看宝塔山灯光秀,体验炫彩延安。

次日,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和枣园革命旧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历程,并合影留念。在王家坪旧址,聆听了中延院教授现场授课:《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的父子情》。在枣园,聆听中延院教授的《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

参观时,听现场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很是感慨。参观完,再次回到延安基地,举行结业仪式,全体起立,高唱国歌,然后所有学员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红色教育队旗上签名。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不虚此行,确实不虚此行!

实际上这次是我第四次来延安。第一次是2001年的九月,到延安医科大学开男性科学术会,会后,我自己去宝塔山,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参观。第二次是2002年国庆,我随陕西电视台和华商报记者开车去延安。到了2003年,我再一次写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金秋十月被批准正式入党。第三次来延安,是2005年五一劳动节,我开车带着四川来的舅舅与父母去的。但是,哪一次去延安都没有这一次让我感动。因为这次是医院组织的,所有党员的和积极分子的大型政治学习活动,这是第一医院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如此的培训活动,增强我们党员对党的历史了解,身临其境地触摸延安黄土高坡,避免了纸上谈兵,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现场教育使人印象深刻,坚定了对党信仰,开阔了视野,增进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加强了医院团队精神,干工作也更加有劲。这一切,我们必须感谢邢书记,感谢院党委,感谢院领导的大力倡导与支持,感谢政工科各位领导的辛勤工作,使我们医院第一批延安红色教育团队,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来到革命圣地,体会延安精神,紧跟习近平主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红色革命的摇篮,让我魂牵梦绕的神圣地方!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篇4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延安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这个革命圣地也就越来越向往。

7月29日,在民进陈仓支部的组织下,我终于就要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了,旅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学习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等,现场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也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我们教师当前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当年革命先辈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教师的我们现在做的又如何呢?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不虚此行,确实不虚此行!在枣园五大书记塑像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指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感悟与收获优秀篇5

今年6月15-18日,我所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延安及周边地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期3天的参观学习,使我收获颇深。

一、参观学习过程:

此次延安之行,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学习:

(一)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和现场导游的详实讲解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7年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光辉历史。

(二)实地参观革命旧址。爬上了了宝塔山、来到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等革命旧址,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住的窑洞,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体会延安精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前辈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种。种艰辛。

(三)参观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黄河壶口瀑布。

二、心得体会:

回顾党中央在延安和陕北战斗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十三年。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有以下两点感受:

(一)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取得了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坚固基石,党在延安铸造的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形和体现,也是我们现在所需的精神食粮。

(二)要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努力工作。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