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学习强国 > 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践——以“我身边的植物”项目学习为例

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践——以“我身边的植物”项目学习为例

来源:学习强国 时间:2023-11-25 10:06:01 推荐访问: 为例 学习 学习&ldquo十破十立&rdquo自我剖析材料

北京景山学校 周 群 任秋菊

跨学科学习在各学科新课标中均占到整个课程10%课时的比重,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帮助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学生要能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成果,学习撰写并分享观察、实验研究报告,学生要在跨学科学习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新课标这一重大变化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要能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学习,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与交流,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初中语文学科应该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语文学科主导,在设计理念、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需调用的知识和方法等方面“跨学科”;
二是根据学习的主题和内容,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开发跨学科的学习项目或课程,并指导学生实践。以下就以北京景山学校七年级学生于2019年开展的“我身边的植物”项目学习为例,简要介绍语文学科主导下的跨学科学习如何设计与实践。

(一)设计理念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准确而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在日常生活中,说明文应用广泛、体裁多样,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教材中的第一个说明文单元。按照说明对象的分类,课文主要涉及事物说明文,包括《中国石拱桥》《人民英雄纪念碑》《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五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不仅应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
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学写简单的说明文,说明事物能抓住特征”是本单元写作教学要求。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教材中的第二个说明文单元。按照说明对象的分类,课文主要涉及事理说明文。四篇课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学习这一单元,学生不仅要能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这个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语文综合性学习则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班级分工合作,参考“资料夹”中的资料,组织一次主题宣传活动,宣传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客观评价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其难度并不大。

还要补充说明一点:如果进一步对照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在第四学段的要求,则会发现“倡导低碳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达成的目标与“学习关于科学探究方面的文本,联系自己的科学学习经历,围绕问题提出、探究过程、解决方法等进行专题式的研讨、演讲和写作”的要求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

以上是对说明文单元的教材分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提倡初中阶段“培养公民科学素质贯穿全程‘不断线’”,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实现了科普科幻教育的常态化实施。“发现身边的植物”仅仅是科学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长链条”教学中的一环。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习近平主席在世园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提出“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我们结合这一背景和说明文教学设计了“我身边的植物”项目学习方案(见图1)。采用项目式学习开展教学,一是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二是能打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转换;
三是有助于学生在感受和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

图1

(二)项目目标

(1)阅读以分类别为主要说明方法的说明文,了解分类别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2)观察、了解身边的植物,能运用分类别的方法对所观察的植物分类,思考该地区公共绿化的特点、是否存在改进空间的问题。

(3)学写调查报告,掌握调查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方法;
在调查报告中,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针对公共绿化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项目流程(见表1)

表1

(四)项目资源

教学课件、社区的植物资源、用来识别植物的App、评价量表等。确定区域、拍摄植物的要求。

(一)项目启动阶段(1课时)

教师提出驱动问题和主驱动任务:如何将我们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这一次,我们将开展关于身边植物的调查,尝试运用下定义、分类别等说明方法撰写调查报告。

任务:制订调查计划

(1)阅读刘华杰的《“我还从未见过一个知道葶苈的经济学家”》(节选)一文,充分理解项目活动的意义。

(2)阅读《食物从何处来》等说明性文章,学习如何运用下定义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3)学生本着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调查计划。

(二)项目探究阶段(4课时)

任务一:实地调查,拍摄植物。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实地调查学校或居住地附近的植物,通过拍摄的方式积累一手资料。

任务二:认识身边的植物,为植物分类。

学生借助形色APP、识花君APP、百度等或有关工具书,查询所拍摄植物的基本信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其分类,完成植物分类导图,或制作分类表。在完成此任务前,学生会先填写两张植物分类的知识导图,此导图有助于学生确定对植物的分类标准。学生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网络或求助生物学教师,确定其他的分类标准,如按照“届、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

任务三:小组成员初步讨论所调查区域的公共绿地有什么特点,还存在哪些不足等问题,找出公共绿化有待改进之处。

(三)项目汇报阶段(5课时)

任务一:学生通过案例式学习,了解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写法。

初中生开展实地调查和撰写报告,重在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活动方法的体验。教师为学生提供调查报告范例作为学习支架,学生开展案例式学习,从范例中提取调查报告的格式,为撰写调查报告做准备。

任务二:撰写“我身边的植物”调研报告。

学生撰写“我身边的植物”调查报告,记录和呈现探究过程,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制作PPT,为调查汇报会做准备。

任务三:召开“我身边的植物”调查交流会。

(四)项目总结阶段(1课时)

(1)学生根据自己和教师的意见,修改调查报告。

(2)教师组织学生以量表的形式开展个人的自评与小组互评。

(3)教师指导学生做书面文字的反思,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表2 “我身边的植物”调查报告评价量

表3 “我身边的植物”分享报告会评价量

在实际的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动态学情,对该项目进行了升级。笔者结合之前做市人大代表的经历,又给学生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表4 “我身边的植物”进阶版学习任务单

续表

在跨学科项目学习中,学生和教师究竟收获了什么呢?这样做是否能落实新课标?我们不妨从任秋菊老师的项目反思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

项目式学习的课堂不同于单篇教学的课堂。由于打通了项目和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了实践经验,有表达的内容,所以他们在项目式学习的课堂上更愿意表达和参与互动,课堂气氛明显好于单篇教学的课堂。特别是以前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或是原来没有优势的同学对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明显加深。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男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和他人交流,从不参与课堂互动。但在此次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他调查了50种植物,做了详细的表格进行梳理。这给笔者带来很大惊喜。笔者注意到,学生手捧着自己的成果集时那种获得感是发自内心的。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虽然也有学生做得不够好,有的甚至是态度的问题,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伙伴的影响,这部分同学也能跟上大家的脚步。

(二)项目式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通过实地调查,学生初步认识了身边的植物,他们拍照、做记录,并将观察到的植物准确分类,进行科学严谨的总结和分析。最初分类时,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想。由于学生分类标准不一,知识储备也不足,分类结果比较混乱。面对此种情况,老师及时跟进指导,教学生利用形色APP、识花君APP、百度等查询所拍摄植物的基本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科学是容不得半点含糊的。

(三)项目式学习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升阶版的学习任务单致力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两则材料读完后,学生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第一组材料笔谈的第3题是“根据以上梳理,想一想,在你看来,学生的建议是否合理?为什么?”讨论这道题时,只有一位学生认为不合理,其他55位学生都认为合理;
学生读到第二组材料时恍然大悟——原来,行道树的选择竟然需要考虑这么多因素。第三组题由两个笔谈题组成:一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书信格式写一封建言书;
二是为“雏鹰建言行动”设计一款徽标,并用一段文字有条理地阐释所设计的徽标的内容和寓意。笔谈不仅提升了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指导不足。“我身边的植物”任务二是认识身边的植物,为植物分类。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植物分类汇报。由于笔者自身知识体系不完整,不能及时分辨学生对植物分类的准确性,因此无法在发现学生问题时第一时间快速跟进指导,存疑的地方也只能等课后再搜索资料确认,降低了课堂效率。由此可见,语文学科主打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首先需要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应更为积极、主动地打破学科壁垒,主动寻求其他科目专业教师的帮助。这样,无论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指导还是评价都会更科学、准确。

第二,“给时”应更充分。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必须给足时间。实践证明,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使用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因此备课时教师应做充分的预设,并能根据动态学情不断调整设计。只有打通课堂内外的学习,整合听说读写,才能给学生更多时间,让学生能更充分地表达交流。

依托语文统编教材开展的科学类主题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猜你喜欢调查报告说明文跨学科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基层中医药(2022年4期)2022-07-22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6期)2022-05-23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儿童时代(2022年4期)2022-04-19说明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6期)2022-02-28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现代畜牧科技(2021年9期)2021-10-13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1期)2017-11-28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京族医药调查报告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3期)2016-05-09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