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X副市长在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X副市长在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副市长在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供大家参考。

X副市长在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战。这里,我就乡村文化振兴讲五点具体意见:

一、坚持铸魂强根,强化思想引领

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弘扬社会主旋律,凝聚乡村正能量。******强调,“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的要求抓住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要害和关键。要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走深走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尤其农村这块思想文化阵地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占领。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始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以理论“化大众”,紧贴时代、紧贴实践、紧贴群众,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宣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全力把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引导到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充分信仰这一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为决胜全面小康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二是要大力弘扬XX精神。******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养成浩然正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XX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独具特色的精神灯塔,在中国革命历史和党的建设中写下了不朽篇章,是XX重要的历史文脉,是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要大力弘扬XX精神。全市农村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青少年这个“重要群体”,扎实开展XX精神进乡镇党政机关、进村“两委”、进乡镇学校等活动,推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带头讲XX故事、唱XX歌曲,让XX精神“活”在当下。

二、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优秀文化

******高度重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XX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XX万余处物质文化遗产,XXXX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家底”。要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保护、利用好这些乡村文化遗产,推动传统文化发挥更大作用,让乡村留住记忆,让百姓记住乡愁。

一是清底数。要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全面梳理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农耕信仰和民间故事、农事歌谣、农谚、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生活习俗、农事节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完成乡村文化资源普查,做到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如数家珍,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抓保护。加快编制乡土文化保护利用规划,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让乡村文脉不被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冲淡历史痕迹,保持“时间的色彩”“人情的温度”。推动公布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项目和名镇名村,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保护,实施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深度贫困乡镇重点民居、祠堂等古建筑修缮,以及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源进入文物的保护与修缮,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弥补政府财力有限的“短板”;针对基层反映的古建筑公房好修、私房因产权问题难协调处置的问题,市文化旅游委要积极研究有效处理的办法和政策。

三是重传承。着力打造乡情陈列馆,今年推动首批XX个“乡情陈列馆”建设,真实客观地反映村落发展的历史风貌,展示乡村文化,彰显乡村特色,留住乡村风情。加大非遗传承人、传统工匠培育力度,最大限度保留原住民和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推动非遗、民俗及农耕文化体验。开展乡村非遗项目传习活动,建设一批非遗传习所、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既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也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扎实开展区县委书记“双晒”活动,探索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晒乡土文化、晒美丽乡村,传承和推介乡土文化和旅游。

三、坚持需求导向,优化文化供给

******指出,“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要结合群众现实需求,开展文化惠民,做好文化“输血”和“造血”,不断提升有效供给,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是夯实文化阵地。要整合各方资源,提升传统文化阵地,以新理念规划建设一批基层文化阵地,做优做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做精做美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升级X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X个村配置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要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创新,推动共建共享,优化内容供给,做优一批示范书屋,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要强化公共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集中集约建设、功能复合利用,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日常生活服务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二是丰富文化活动。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送文化”要有的放矢、精准送达、取得实效。要继续实施好流动文化进村服务,大力实施一批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种文化”关键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要让群众当“主角”,引导他们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培育群众自己的文化队伍,举办群众合唱音乐会、广场舞展演、“阅读之星”市民诵读大赛等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三是推进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承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继续加大对群众文艺创作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打造群众文艺精品力作,进一步促进全市群众文艺创作。策划好主题文艺创作和展演活动,围绕建国XX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重要内容,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

四、坚持破立并举,培育文明乡风

******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始终在红白喜事、结婚彩礼这些“关键小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十抵制十倡导”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以家庭、村(社区)、行业为基本单元,推动形成家风正、村风好、行风清、乡风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是家风要正。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中的品格。家风正,则民风淳、乡风美。乡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做好表率、树立标杆。要扎实开展“好孝子”“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晒家训、传播治家格言、讲好家风故事,传承优秀家风,潜移默化影响乡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要坚持从“娃娃”抓起,教育引导广大家长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二是村风要好。要扎实开展村风建设,以村(社区)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壮大村居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家园更加清洁、村庄更加和谐、社会更加文明出主意、想点子、作贡献,从内心深处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来。大力培育乡贤文化,挖掘本土乡贤,发挥新乡贤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切实解决乡村事务,助推乡村社会治理。积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围绕整治农村环境、推动移风易俗、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评议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爱护环境。特别要坚决杜绝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秸秆乱烧等现象,还乡村以自然、生态、美丽。垃圾分类是******亲自部署推动的重要工作。******用两个“关系”、一个“体现”,深刻揭示实行垃圾分类在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垃圾分类不仅是重要的环境工程、更是一项文明工程。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力争今年所有区县城市建成区、建制镇所在地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建成区内XX%的街镇和全市XX%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到明年,城市建成区内XX%的街镇和全市XX%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成XX个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X个示范村;到XXXX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扎实推动垃圾分类进乡镇、进村社、进农户,积极传播“建设美丽乡村,从垃圾分类开始”“践行垃圾分类,塑造文明新风”等理念,让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行为习惯和文明风尚。

三是行风要清。要开展行风建设,以行业为切入点,广泛开展诚实守信、信用至上、诚信兴业、履约守信等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农村行业品牌。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行业领域诚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诚信“红黑榜”制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治机制,以行风带动乡风,以乡风净化行风。

五、坚持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活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思路,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发展的经济附加值,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

一是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美食,到美丽乡村去体验生活、寻找乡愁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去年我市近X人次游客中,有1/3的游客选择是到乡村旅游。但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市乡村文旅融合融得还不够深、合得还不够紧,有的乡村旅游景区“商业味过浓、文化味太淡”,不能有效满足游客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的需求升级。下一步,要在深度挖掘和整理景区的人文资源上做文章,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嵌入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区域性文化旅游走廊和线路,推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中国XX小镇、XX小镇等一批非遗特色旅游项目建设,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让乡村旅游更有魅力。

二是打造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要结合XX古民居的保护修缮,深挖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传统风貌街区、民族特色村镇的历史文化内涵,配套旅游功能设施,促进向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深度转化。要结合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实施,加快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完善文物遗址景区景点旅游配套。要结合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和XX民居建设,规划打造一批以各地乡村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三是做特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重在特色、要在体验,要让每个乡村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令人回味的故事。特别是要围绕各要素进行整体设计,让游客“吃”的是原汁原味的乡土美食,“住”的是独具韵味的农家小院,“行”的是一路通行的旅游交通,“游”的是与城不同的乡愁感,“购”的是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娱”的是品质较高的产品创意。旅游到哪里,市场就要到哪里,商品就要到哪里。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特别是乡村旅游,要把产品变成商品,留住游客,留住消费。今后每年要开展旅游商品博览会、品鉴会,推送一批旅游商品、文化产品。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