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联系实际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联系实际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6篇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学习论文
1、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临近考试,不少学校都挂出“诚信考试”的横幅,劝诫考生杜绝作弊行为。但每年还是会从各方面传来学生考试作弊的信息,可见“诚信”二字并不仅仅像一条横幅那样轻,相反的,它沉重得如一座山。诚信品质问题是当下我们大学生值得考虑的重点问题。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当前,总体说来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是好的,但这并不排除有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因素是各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包括心态浮躁、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等。树立诚信品质,需要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处理。
首先,我们要在思想和心理上对诚信这一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基本内容与要求。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明礼诚信”被系统明确地提出,它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我们大学生是公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应该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撇开这些理论而言,诚实守信,也是对每个人内心真正的良知的一次呼唤。所以理性角度讲,这是社会道德;
而感性角度讲,它或许只是每个人内心的底线罢了。
当然,明白何谓诚信与践行诚信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小时候吃不爱吃的蔬菜一样,父母告诉我们它们对身体好,可我们还是会因为不合口味而拒绝,为了“好吃”这个目的,丢了“营养”这个需求。其实诚信也是一样。比如说考试,我们心里都明白不该作弊,诚信答题,可临考想起这没复习那没复习,怎么办?总不能坐等挂科吧,于是鬼使神差地带了小抄。所以诚信之说,重在增强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拒绝随随便便包容自己的小惰性,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这里还得要牵涉到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有些人总是随随便便地、频繁地对别人做承诺,但往往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不能兑现。因此树立诚信意识还有一个前提是量力而行。我还记得在某一年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一个叫谢延信的中年人用他的朴实的诚信感动、感染了所有人。“有信延信”这四个烫金大字诠释的,不正是诚信的真谛吗?他用一辈子的坚守去兑现曾给早逝妻子立下的承诺。或许他并不能发表那些关于诚信的长篇大论,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吗?
有人说,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形形色色,错综复杂,我却不这么想。我们接触的人事远不及社会那样多,但至少,诚信这一规则是一致的。那么在踏进社会之前,我们是不是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好好遵守这个万能的规则呢?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你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与教训?如何改进?
大学生活是怎么样的?想想,当时的我也对大学的生活感觉如此的神秘,或者应该说是难以把握。其实,简单的说就是还没有尝试过,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想法。而现在,我已经大二了,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了两年的光阴。大学生活对我来说,可谓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而且现在仍然还在身处大学校园之内,继续我的大学生涯。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呢?就我而言,大学校园曾经是如此的让我向往。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也许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等你们上大学了,就解放了。是的,等我们上大学后,我们就可以不需要整天埋头苦干,看着数理化,每天早读晚读,丝毫不敢放松。而等我们熬到大学,可以说我们就可以卸下这些繁重的活,告别烦躁的功课,而做些自己喜欢的或者说是感兴趣的事。现在想想,这样的生活还是如此的美好。
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的让人摸不着头脑。漫步在校园的街道上,感觉大学校园还真大,真恨不得一下就能走到宿舍,找个地方休息下。不过我错了,因为等我走近宿舍后,走近这个将要承载我四年的喜怒哀乐的空间时,才发现寝室里是那么的脏乱,桌子上,窗台上都布满了灰层,虽然那种脏乱已和我所能想象的那种要很多了。但是,总感觉突然间一下产生了一个不可弥补的落差,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实和理想是有一定距离的。不过,会有这方面的想法,也可能是由于我大学前都没有在校寄宿过吧。因为我来自一个小县城,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离家不远,所以说导致了之前的学习生活中,都没有尝试过寄宿的滋味。现在想想,倘若先前有寄宿过,或许也就没有这样的疑惑,也就事先有个心理准备,也就不会感到如此的不适了。就想陌生的校园一样,突如其来的同学也是那样的陌生,虽然说在小学和中学也是有这样的场景,然而,同时和另外的三个陌生的同学住在一起,说实话,刚开始还真是蛮不习惯的。因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我们需要忍受其他舍友的不同习惯,因为在这里,我们是平等的,原先没有人和我争卫生间,原先我可以独自一人享用这类大小的房间,原先我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进入梦乡……而今,这样的条件都无法满足了。我需要和另外的三个室友一起生活学习在一起,想想,这或许真的难以一下让人接受。并且,由于地域方面的不同,衍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这样又会导致同学间无法正常的交流和关系的建立。因为和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表现出了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更何况我这个什么也不懂的新生。还有,在进入大学最让人疑惑的:目标不明确了。原先在高三,考上大学就是我的目标,可是等我进入的大学,感觉身上没有重担了,似乎什么都不再重要了。而我,需要为了什么而奋斗呢,需要为了什么再日日夜夜的思考、烦恼呢?就像部分大学新生形容中学阶段的生活“就像在黎明前漆黑一片的隧道中赛跑”,高考就是前方那一盏最明亮的灯,同学们你追我赶地向着这一目标奔跑,虽身心疲惫但目标十分明确,因而生活紧张但却充实。顺利地进入大学之后,天虽已大亮,但高考这盏明灯却也熄灭了,生活中也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周围全然一片陌生的景观,大学生活反倒显得失落和茫然,学习缺少了应有的动力。
而针对这些问题,我要如何解决呢?我觉得不论如何,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应,因为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只能适应它。而要如何适应呢?就我而言,我觉得,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面对周围环境和自己所想的格格不入,应该抱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既来之,则安之。而不是天天抱怨环境不好,悲天悯人。否则,这会只是徒劳,一点作用而没有。相反,还可能影响你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就如同因为成绩、自己不了解或者家长的因素,填报或被录取到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学校。但不要失望,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学会欣赏,以“既来之,即安之”的积极心态来面对。这所大学我不喜欢的原因无非是没有名气、学校太小、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太大等。我们其实有时间和机会来改变这一点,一是大学是一个提供学习机会、培养自身能力的场所,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让人处处中意。二是四年大学毕业后,我们会离开这所大学。我们能够从这所大学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营养,比如知识、能力、友谊、爱情等等,就足够。苛求太多,失望就会太多。三是考研升学会让我们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如果你确定把考研作为自己目标的话。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有的困难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是一种锤炼。而如果以消极的态度对抗现实,只能让人消沉和浪费时间。
而在处理同学间的关系时,要注意:同学关系其实折射出来的是个人的交往沟通能力,它反映出一个在与人相处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状态。搞好大学关系对于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人际关系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面对的问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有包容心。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否则那就是圣人了。因此,包容别人的缺点其实是包容自己的缺点。第二要有耐心。每个人的处事方式都不同,有性格急的,有性子慢的,这是一种天性。无论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也要有耐心面对别人的处事方式。第三要有爱心。爱是双方的,给予别人的爱其实也会收获一份别人给予的爱。对别人苛刻的人必然会让人敬而远之。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免不了有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平时也有自己的一套作息方式和作息时间,在家也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但是在进入大学后他们即将面临寄宿制的生活方式,而不少学生从没有尝试过这种生活方式,所以最初或多或少都会与同寝室的室友们有些磕磕绊绊。有些同学习惯早睡,但在他宿舍里的其他同学偏偏都是夜猫子。他睡觉后,别人还开着台灯,聊得起劲;
或者有些同学爱干净,看不惯室友的邋遢。这种情况在每年新生入住后都会出现,有些宿舍的学生会吵着换寝室,但是范老师觉得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遇到类似的情况,学校主要以调解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为他人着想,每个人都退一步,这些小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例如夜猫子的同学可以去通宵教室内做自己想做的事;
爱干净的同学可以提醒室友一起动手,打扫宿舍。这里有两个建议,第一,每个宿舍结合自身的情况和问题制定一份详细的协议,大家一起努力遵守。第二,每个人都抱有宽容的心态,在过集体生活时多尊重他人的生活作息,不要处处以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别人。同时也要给大家一个相处磨合的过程。范老师指出经过调解和磨合后,大多数的宿舍都会十分团结,但也有个别同学,在经过一系列的调解之后,还是不能很好的与同学相处,最后只能搬出宿舍,在校外找房子独住。总之,以宽容心态来相处磨合,才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在学习这个层面上,我认为:目标决定过程和方式。犹如考上大学是我们整个中学学习的中心目标一样,大学学习的中心目标应该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标。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但这个目标不是虚的,是一个实际的。作为大学学习的目标来讲,它具有阶段性与可调整性。阶段性是指大学毕业后的求职与岗位目标,可调整性是指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变数,为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会根据现实的条件、机会进行实时调整与纠正。所以,对于大学来说,学习不是最终目标,是实现我们人生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因此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就必须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对于毕业后找工作这个阶段性目标,我要明确去什么样的行业,找什么样的工作,我们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必须与应聘的岗位相契合,这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学习上就要与目标行业、企业的要求靠近,在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拓展上要与职业的能力吻合。这样我们的大学学习才会有动力、有效果。并且,不能太过于在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热门,因为非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与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可能在单位的选择面上没有那么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找到好工作。用人单位的选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热门并不是找不到工作的代名词。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读什么样的专业,热门也好,冷门也好,就业的机遇可能不同,但成功的机遇却是完全相等的,因为成功还是看每个人的努力与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明白何时何地都是适者生存,能者上,庸者下,应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我,做一个生理、心理和行为都独立的人,并针对自身发展要求结合各社团特点有选择地参加活动以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规划自己的人生,要确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最后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这就叫生涯设计。
大学生活是人生道路定向的阶段,将来向哪个领域发展,在这个阶段就基本定下来了,一定要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堂堂正正地演好它。一个人的生命线是由自己描绘的,同样的起点 ,却不一定有同样的终点。如果你不愿意留下终生的遗憾,应该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做一个生涯设计,并积极行动起来,将这份设计一步步变成自己理想的现实。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探索、摸索中所得的宝贵经验,中国最近几十年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事求是”将一直是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
同样的道理,我们当代大学生毫无疑问也离不开实事求是,正如我们党在治党治国中离不开实事求是,我们大学生都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来解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事物的客观规律不会改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必须把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才有望把问题解决。
实事求是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同客观世界相统一。
大学生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有要有以下两种品质。
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关键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际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和政策也必须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前进。但是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举个再常见不过的例子:大学课本里会有些错误,老师上课有时也会产生一些口误等等,在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老师、和书本相违背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因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理,敢于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二、全面、比较、反复。有了坚定的唯物论立场,是不是就能做到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实事求是呢?所谓交换,就是通过交换意见,使认识比较全面。交换意见,不仅要听正面意见,更要听反面意见。所谓比较,一是左右的比较,是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找同;
从普遍性中找特殊性,从特殊性中找普遍性;
从利弊中权衡得失。通过比较分析,就能使情况弄得更清楚,判断下得更准确。比较,还要注意可比性。拿性质不同、起点不一、发展过程毫无共同之处的不同事物去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所谓反复,就是事情初步定了以后还要听一听不同意见。即使没有不同意见,还要自己设想出可能有的反对意见,目的是弄清情况,把事情办好。举个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例子:我们在学习生涯中总要去考这样那样的证件,会计从业资格证、教师从业资格证、普通话、英语四六级、计算......数不胜数。但是,正如人们所说“技多不压身”吗?并不如此。作为普通人,我们时间有限,应当把精力投入到对自己最重要的地方去。在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规划后,就应当针对自己树立的目标,去进行有关领域的深入研究,而不是什么都插一脚,最后却什么都不会。
我们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化与时俱进表现在价值认识、价值目标、价值实现途径和价值评定方式等方面 ,其根本原因是时代变化的影响。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多作贡献 ,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大学生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学生要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紧迫的、必要的。将来我们要面对的是社会,去找一个很好的工作,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努力。
总之,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不是泡字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不是沉迷于校园恋情,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们要放眼世界,思想开阔,与时局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做好每件小事,才是我们的做人根本。
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公民道德 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增强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
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
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大学生要树立诚信品质就必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首先,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其次,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最后,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如果没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那么久难以树立诚信的品质。在我们身边,常常出现这样的人,他们不讲诚信,以为诚信实别人干的事,最后他们必然会为他们的不守信受到惩罚。
大学生要树立诚信品质就必须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高度的自觉性事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应该要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区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勉励,并坚忍不拔地进行道德修养。而诚实守信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首要前提。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守信不诚实,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心的冷漠。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应该随波逐流,不应该只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树立起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自己的自觉性加强了,才能改变自己,从而改变社会。
大学生要树立诚信品质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我们都知道“一日三省”的典故,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一日三省的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当今社会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作为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也许在家中我们是皇帝是公主,但是到了社会我们不过是一粒尘土,在别人眼里我们可有可无,甚至什么也不是。想到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以为是呢?请正确地看待自己!如果在这样现实的社会我们还不赶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那么我们将会和灵魂脱轨,和空壳牵手。我们说诚实守信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人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我们都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在面对不守诺言,不讲信誉的事情时我们是习惯成自然还是愤慨非常?其实这确实是很矛盾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守诚信就有可能吃亏,而让那些不遵守诺言的人尝到甜头,然后我们会被现实所钝化,我们会想着既然现在“诚信危机”那么严重,我们又何必和社会讲诚信呢?也许所谓的“诚信危机”确实存在,而我们要做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改变现状,我们是当代大学生,如果我们不从自己做起那么中国的未来就会毁在我们手上。因此,讲诚信要和实践相结合,切不可空谈。
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不守信行为,例如现在的奸商是越来越多,很多名企让我们失望。中国的奶粉巨头三鹿,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不惜在奶粉中添加有害物质三聚氰胺,使得那么多无辜的婴儿身患疾病甚至失去了生命。紧接着许多著名奶粉企业也牵扯其中,使得国内的消费者对国产品失去了信心,这就是一种社会性的信用危机。类似的不诚信事件还有很多,比如“躲猫猫”、钓鱼执法、华南虎事件等等。这一系列事件值得我们深思,是不是现在的社会变得冷漠,变得只有钱和权才是最重要的呢?对现在的社会讲诚信到底还有没有意义?对此我们要坚决地、毫不犹豫地说:社会是复杂的,但人心并没有全部冷漠!想想那些每天早晨在大街忙碌的清洁工人们,想想在奥运、在世博上的志愿者们,想想那些在你困难时给你帮助的人们,你会发现有那么多人还是很可爱的。我们没有权利去决定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却完全可以决定自己!你是要做一名有所成就、诚信守诺、受人钦佩的人,还是要做一名禄禄无为、见利忘义、受人唾弃的人呢?当然,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言而喻,没有任何人可以左右你,只有你自己。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的道路又总是艰辛的,有时候要想想为什么老天没有眷顾你,也许是一时的失意,也许是自己的心智没有成熟。所以在面对社会给你的失望和打击时,你要很坚定地相信只有把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处理所面对的一切。是的,只有树立起诚信的美好品质,才能让社会认可你。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命,我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以诚相待、重信守约、有约必践,共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尔虞我诈等思想和行为。才能使社会秩序得到更好的维护,才能使社会更加进步,而不是退步。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当代大学生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与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检举、控告、申诉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及特定主体等权利。
同时履行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国家、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及其他义务。
权利是指由国家法律认可或确认,并予以保护的人们享有的自由和利益。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没有义务,权利便不再存在;
没有权利,便没有义务存在的必要。同时,权利和义务,又是为权力所保障的。作为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实现,当然离不开义务的履行;
实质上,在此过程中,也是权力作用的结果。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法学理论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四点: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如果权利的总量大于义务的总量,有的权利就是虚设的;
如果义务总量大于权利总量,就有特权。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在许多情况下,不主张权利,义务人就不去履行义务。
法律义务也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体如果都能这样对待义务,就必然有助于权利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秩序。
4、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在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这样,才能通过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掌握充分扎实的法律知识,培养一定的法律意识,提高个人思想和道德素质修养,多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从而切实做到依法、守法、懂法、护法,让自己得到升华。
二、对思修课的学习心得及建议
思修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极强。学习和掌握思修这门课程,具有极大的意义。
它有利于我们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路,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有利于我们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基础;
有利于我们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从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法律知识。我深刻认识到学好法律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我觉得有许多可取之处。首先,上课气氛比较活跃,不同于以往那种死板填鸭式教学,这有利于我们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其次,相互间的交流促进了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加深了解,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上课回答的总是那么几位同学,学生的活跃度太低了。所以,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