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梅
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分享的便捷让“人人都是教育家”“人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指点点”成为现实,在给学校教育造成诸多困扰的同时,也表明教师的专业性有待重新认识。即使我们一如既往地提倡“尊师重教”,但教师的社会地位正不断被消解也是客观的事实。一场突发的校园舆情就很可能演变成了网络舆论对学校、教师的大规模声讨乃至于攻击谩骂。如此一来,所谓的“师道尊严”就显得颇为微妙。
这确实是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不满和质疑,表现为社会大众对教育制度公平性的质疑、家长对学校教育安排的质疑、一线教师对行政管理的质疑,甚至于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意义的质疑。这种种质疑或者说不信任,从网上的喧闹延伸到线下的举报,压力难免就传导到一线教师身上,让许多一线教师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应该认识到,教育遭遇的“变局”,一方面是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在质与量上的不断扩展,使得教育走向了普及化、大众化、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自然就有多元化的声音,人们对教育的期待也变得多元化,而少子化的影响,又让多元化的期待变得尖锐刺耳起来。然而,在多元化的社会,个人权利的扩张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意味着,教育注定要走向分层与筛选。而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的孩子会成为被各种教育评价机制筛掉的那个对象,于是,一旦问题得不到解决,教育往往就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对象。另一方面,当下社会是一个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者并存,传统价值与现代理念不断碰撞的变革时代,在此时代,价值和文化冲突不断涌现,人们很容易出现意义迷失、信仰危机而变得急功近利。
教育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为了丰富内心,做最好的自己”……颇为尴尬的是,这些关于教育意义的美丽话语在现实生活中却几乎没有市场。我们对教育意义的诠释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比如,我们借助西方的教育理念来描绘教育的美好蓝图,但这么多年来,相当多的学校却仍然推崇“应试教育”模式。毫无底线的“时间压榨”背后是以师生的健康甚至于生命为代价的,尽管这个代价并非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教师与学生更卷更累了,家长自然也更加不满意。仅从升学率的角度来看,很多学校的教育质量似乎提上去了,但学生、家长、教师的幸福感却下降了,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教育现象。
教育能否回应整个社会多元化的期待是教育生态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也对学校、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重构教育的现实意义。这或许会比奢谈教育的诗意与远方更适合成为大家可接受的共识。当然,要达成教育的共识,我们还要厘清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育公平性问题。教育的公平性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感期待,但对教育公平的追求要防止滑入“民粹主义”陷阱之中,强调凡事都要搞平均,却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比如分层教学就被人攻击为人为搞“贫富差距”而成为“教育不正确”。换个角度看,一个班级生源若存在明显的层次性,教师的备课、上课必定难有针对性,教学实效也会大打折扣。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理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教育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的规则、制度、程序的公开与透明,而不是事事要一样,时时要平均。第二,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各有各的观点,但毋庸置疑的是,孩子的天赋、习惯、学习环境、培养机制是关键性因素。有些孩子从个性来看就不适合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接受知识教育,这是一个朴素的教育常识,而是否承认这一点是我们能否客观看待考试成绩、正确评估自己孩子学习态势的前提条件。然而,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天赋差异,学校也乐于制造所谓的“黑马”传说以彰显教学的成功,进而提高了家长的期待。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红利,也即“教育改变命运”“高考改变人生”的信条虽然有所动摇,但大家的思维惯性还在。“成绩好才是王道”的“教育信念”仍大行其道,许多家长、学校都在成绩大战中迷失了自己,进而耗时费力拼命去挤占孩子的自由成长空间,既带来整个社会教育上的内卷,又倒逼学校进一步实行“时间压榨”,结果造成相当多的社会问题。第三,教育目标是成人还是成才的问题。这本不是个问题,但实际上,我们教育评价选择的侧重点还是肉眼可见的数字化评价,过度追求“功利性”的教育业绩,至于数字背后的“人”是怎样的、又该怎么发展却不是关注的重点,这就容易制造教育中的“问题”。
“教书育人”,教的不仅仅是知识,训的也不仅仅是思维与能力,还有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式与底线,毕竟教育是培养未来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能立足于长远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成长。从某种程度上看,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但现实是,一分遮百丑,在高考评价机制的传导下,分数可以遮盖孩子成长的缺陷,也可以遮掩学校育人的残缺。事实上,很多学校的育人方法与路径存在片面、浅薄乃至于幼稚的一面,比如追求口号化、运动化、表演化的育人行为,满足于高大上的育人宣传,育人方面的形式主义随着学段越高就越发明显,而忽略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做人”的内在要求。
“人”是教育中的核心要素,上述问题的探讨以及意义的商榷指向的正是“如何培养人,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命题。人本身是不完善、不完美的,具有复杂性、多面性、矛盾性等特点,这是达成教育共识的逻辑起点。笼统而言,教育的任务有二:将学生“群体塑造”成社会人,同时满足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成长需求。在多元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的当下,教育的着力点、创新点应该倾向于后者,这就意味着教育需要更复杂、更专业、更精致的操作,为此,我们应该达成的教育共识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这不仅体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寻找个体性差异中的最大公约数去安排教学,也反映在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上能够更客观、更从容,育人上更开放、更包容。当然,学校也应该在学科教学之外,尽可能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产品,让孩子能从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产品,从而树立自信、完善自我。
其二,给孩子的成长留点空间。以成人思维看待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在教育上经常会犯的错误,我们难免会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必定会加剧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紧张。法律的本质在禁止,但教育的本质在试错,我们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错误,通过试错让孩子明白错误的边界在哪里以及自己的责任在哪里,并尽可能独立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成长。这也意味着,家校是共同体,我们和孩子需要共同去面对问题,而不是用问题来困住孩子。给孩子的成长留点空间,既有错误的空间、自由的空间,也有信任的空间。教育中多点留白,孩子才能多点进步。
其三,育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合理的生活示范。学校、家庭、社会不仅仅是知识的舞台,更是生活的舞台,透过这几面窗子,善恶美丑、喜怒哀乐有了更直观的展示,孩子也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学到生活的经验与人生的智慧。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过度专注于教学与成绩,想尽办法屏蔽与此不相关的信息,甚至有的学校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种“装饰”过的、规范化的甚至病态化的示范。比如有些学校实行课堂“抬头率”、晚自习“转头率”的考核;
表扬教师带病坚守岗位;
通报批评学生看课外书,哪怕看的是名著;
鼓励学生向熬夜学习的优生学习等等。试想,我们用这些案例来给学生做什么样的生活示范?换言之,学校在示范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与智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以各种“奇葩”举措致使学生偏离健康成长的轨道。学会生活比学会学习更重要,我们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观,坚持积极健康的人生追求。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多元化育人学校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11-24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4期)2014-02-28性人权与性多元化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术沙龙辑录(2013年0期)2013-10-24“珠”育人发明与创新(2013年29期)2013-03-11他们用“五招”育人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