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2023年质量教学反思想(九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除数是二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
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
一学期过去了,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学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进生的问题最大:
1、尽管我在后进生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的`预想还有一定的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①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没有养成;
②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没有养成。这是让我非常头疼的问题,本来非常简单的问题由于审题不细致导致错误,让我感到很可惜。
③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没有养成。他们做完题目后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底下却看不出来;
有的学生懒于检查。
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比例均为2:3:1,本次考试成绩:人均分84分合格率100%,优秀率26%,比平时考试成绩略差一点,仔细分析,学生失分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试卷中有一个超范围题目,(第题中的第3小题),本册内容只有口头提问解答题,学生没有接触过书面提问自列式解答问题,二是可能小朋友们对新老师不适应。这种正规考试。
本次一年级素质教育试卷的特点:整个卷面布局,难易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人人学必须的数学”。
有60%基础题。如:数数,填空,加减法,看图列式等都是每个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时常要用的。并且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这样的基础知识试卷中份量较重,全面检测了学生对本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数数,加减法计算,基数序数概念。
分类,比大小,钟表问题等,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价值所在。试卷中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检测内容和题目,并且不是死记硬背能做的,小朋友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对,这样既检测了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又考察了教者平时教学是否具有新的思路,新的理念。素质教育是否落到了平时教学的实处,“不同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发展”。整个卷面布局难易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基础题60%左右照顾全体学生,大约25%左右中等难度题目,让学生各显身手,看谁最乐于思考问题,善于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觉的问题。
如:选择题中的“十位是2个位是1”,小题和“和是10的加法算式”。如果对有关知识不是理解掌握,就会被几个有联系的答案所困感。分类题也一样,两组分类都有可能被其中一类只有一个物体而难倒。第九大题3小题虽然有点超范围,但能让学生去观察,思考,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充分展示小朋友们的各自个性特点,各自的思路创意,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既然是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又何必去追求考试结果的完美呢?基于以上试卷特点,所以考试成绩层面分明。基础题60分差不多所有学生都做对了,说明学生对本册内容已基本掌握。但高分不易。出现错误最多的是分类题,很多小朋友被一个物体也是一类所困惑。选择题第3。4小题。第九小题解决问题中的第3小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小朋友们可能对什么是数学问题不懂吧,所以是花样百出,秒趣横生,笑破肚皮。
“什么小东是哪妈妈生的?”“小兰踢了几个?”等等,文不对题的,提问与列式对不上号的真是应有尽有。究其原因:可能是小朋友们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占上风或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吧。就此,本人对本试卷命题方面提一个自己也在深思的建议:第九题是解决问题中的第3小题,能否用一个问题多算式选择方式出现?或是用图中条件提出几个不同问题,让学生对照不同问题列出不同算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此我也想提出几点共同探讨的教学建议:一是“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一定想办法激活课堂,让活的课堂引发学生思维活力,变苦学为乐学,在轻松愉快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且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可选用学习的材料尽量帖近生活,使学生对获得的有用知识本身有浓厚兴趣。再如:多媒体的恰到好处的使用等。二是“促”,老师尽心尽力搞好组织教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途径和空间。比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乐思想说敢说,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创”“心术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必得”。
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唤起他们捷径欲望。如:根据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动画,活动,故事,游戏,操作,猜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持之以恒,必然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对于我国高职教学当中的教学质量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当中一项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
对于高职教学而言,教育工作的质量往往是其重要的组成环节,同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们掌握学习进度的优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专门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高职教学质量管理如何进行深化及具体思路提出有效的建议。
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改革,是有效促进高职教学,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当中的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对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和教学模式之上,对于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只有良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够使高职教育真正的发挥出其完整的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职教学的质量管理进行进一步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当前还不够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真正得到改善,以保证高职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教学的质量管理工作,一般都是通过教学的管理者对教学质量有关因素等环节的影响和干预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实行正确的引导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得以完整的进行;
我国近几年以来,政府和社会对于学生教育的情况格外关注,这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建设与管理不断的在进行完善,然而,由于现今我国各高职院校对于教学管理的水平还较为落后,因此也就使得高职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无法彻底的满足院校教学以及发展的实际需求。
1.1新专业更新过快,种类过多:当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专业的培养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当前我国的各项新兴产业的相继诞生与快速发展,因此也就使得高职院校不断的增添越来越多的新专业种类,专业的快速更新和新专业种类的过多现象,都导致了原本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无法及时的跟进新出现的变化,进而使得教学管理出现问题;
同时,新专业在师资、企业实习以及教学设备上的不完善,也使得学生在进行新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思想发生动摇,从而妨碍了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提升。
1.2师资力量匮乏:当前我国的各高职院校当中,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重视还都明显不够,很多院校缺乏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有限的教师队伍由于院校的进一步建设而加大了工作量,这使得教师们没有时间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进行深化的改革与研究,同时,院校管理层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不重视,也是导致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匮乏的根本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当中所外聘来的教师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本身的教育素质不高、积极性不够,往往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本校的教师由缺乏有效的培养条件和手段,因此也就使得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进行,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1.3课程教育内容改革力度需要加强:对于我国各高职院校而言,其中绝大多数的院校教学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我国社会的各职业岗位以及社会当中的各项产业来进行的;
这些课程的教育内容往往都是以相对应的产业或职位来进行教育的,然而,由于我国的社会各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快,导致了很多高职教学当中的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的工作内容南辕北辙,再加上高职院校本身对于教学课程的内容更新不及时,因此也就使得教材当中出现了教导陈旧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1.4高职院校课外实践基地缺乏建设和完善: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建立,主要是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备真正技术的实用性人才而存在,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各高职院校,除了要对学生们的理论知识进行细致的培养和教育外,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理论外的充分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相结合,才能够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当中;
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们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完善性,院校没有与社会当中的各企业建立起为学生提供实习空间的有利环境。
2.1建设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管理体系,由于专业过多,新专业增添过快等多种因素,因此也就使得院校当中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变得较为分散,对于这一现象,我们的院校管理层人员,应该对分散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并加强管理制度的激励与约束职能,使教学质量的管理制度能够真正有效的带动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将教学质量的管理变得更加深入化、规范化、制度化,并适当的将现代化科学教育手段与之相融合,尽可能的使教学质量管理手段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从而真正向着多元化、科技化进行深入和转型。
2.2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视和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的质量管理深化措施,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加强外聘教师与本校教师的专业素质;
我们需要对外聘教师进入本校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增加相应的标准与制度,以防止教育素质较低或语言表达能力不高的外聘教师进入本校,并增添相应的处罚与奖励制度,以激发外聘教师在进行课程传授过程中的积极性,同时约束那些不认真进行教学的外聘教师;
对于本校的教师,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教育素质培训,并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同时,院校内部还应该施行考核制度,对这些本校内部的任课教师进行细致的专业教育技能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强高职院校当中教师们的整体教育素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对院校当中的师资力量进行高度的重视,增强其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从而培养出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教育团队,以便于院校能够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深化。
2.3加大教学课程内容的变革力度。对于当前因我国社会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变化而导致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出现差异的问题,我们的院校应该多进行社会调查,在教材内容的变更上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各高职院校当中的教学课程内容与社会各行业相对应,从而保证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人员更加具备实用性;
我们院校的管理层,还应该对本校之内的任课教师们进行系统的教学培训,使其能够及时地掌握新的教材内容知识,以便于其能够满足学生们对于新鲜知识、技能的学习;
只有高职院校本身真正的加大了对教学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改革力度,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建设;
同时,我国的各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社会当中的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将自己培养出来的学员送到其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结合,同时加大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以便于学生们的素质能够真正的得以提升。
对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深化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我们的院校管理者与任教老师之间进行充分的配合;
同时,还需要与各行各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提供较大的空间,并在课程教育的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院校才能够真正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深化工作,从而使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上升到一个崭新的空间当中。
课内知识,特别是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如默写、课内文言文。
课外部分(课外文言文、两个现代文语段)情况就不容乐观。
作文好作文几乎没有。
1、学生课外积累太少,依赖老师课堂讲的内容。
集中体现在第11题,这道题目学生全军覆没。
2、学生筛选文本有用信息能力差。
理不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抓不住中心句。
3、学生概括事件能力差。
交待不清起因、经过、结果。
4、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缺乏方法。
5、部分学生不会写读后感。
6、作文材料陈旧、描写少,多记叙、点题不到位。
1、针对学生概括能力、筛选有用信息能力差这两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让他们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2、加大课外文言文的训练量。
3、抓紧课外现代文的"指导。
采取分考点专项指导的方法,注重平时的语段讲评。
4、给学生印发示范性优秀习作。
分析好在哪里,如何借鉴。
本次期中考试从整体上看,这张试卷得高分的不多,但60--80分的较多,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80分,或许达到了出卷者的意图,但却使许多家长感到失望,也使任教的教师感到惭愧。在一般人眼里,一年级学生应考个九十来分那才算正常,而大部分只有七、八十分真有点接受不了.不理想之一是平均分不高,之二是优秀率不高,不理想之三是有十人不及格.我认真仔细分析了的试卷,发现三种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计算方面的失分率达到了37.25%。特别是在进位、退位加减法计算上失分更大。
其计算失分主要表现在:
1.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还没有学习,好学生还能行,差生答的一塌糊涂.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读题,分析题的.能力弱,十分率较高.
3.还有最低级的错误是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也会出错。
基于以上的错误,是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书写上的习惯。如,数学阿拉伯数学的认真书写;
列竖式时数位要对齐;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要有进位标志;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要有退位标志等。
(2)认真检查的习惯。可以先估算,再口算,再列竖式计算。
(3)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的符号,再计算。
2.每天练一练,强化口算。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量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口算具有花时间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形成技能。
熟能生巧,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适度的练习。在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下功夫,提高练习的操作性。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争;
把练习变成小游戏;
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
在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下,在我们课题小组集体努力下,我较成功的完成了eepo有效教育展示课,下面我将本节课简要做以总结反思。
1、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探究性;
内容安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本节课在eepo学习方式训练指导下,学生已适应eepo学习方式,约定用了语言约定及手势约定,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并及时的鼓励了学生,在表达呈现方面用了语言表达及板卡呈现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令人感叹,团队的配合也较好,每个团队成员相处和谐,并关注其他人,能够做到专心倾听,无论大动还是小动,学生占位合理,能够顾及到别人,课堂用时恰当合理,我认为我们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教学设计上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活动时间。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3、不能非常熟练地应用eepo这种教学模式,有待继续学习和实践。
4、针对于学习方式的训练还应再从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从每个元素再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次期末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很大,但题量大,题型及考查知识点与平时测试及作业训练相差不大,可学生成绩欠理想。但通过期末这种考试方式及评卷方式,让学生考出了真实成绩,较好地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存在的知识缺陷,也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准确把握识字、写字、说句的教学重点,明确了今后教学需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本次检测共有十一道大题,共计100分。试卷内容广,涉及到了字、词、句、段。试卷出题注重识字、词、句的积累,检测了课文的背诵与默写能力,试卷题型多样,题量大,难度较为适中。从考察学生识字、识词、说句的各方面能力来看,第一大题考察大小写字母的字形识记及排序情况,占5分;
第二、三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拼音。即看拼音写词语和一字多音的判断能力,占11分;
第四、五、六、七、八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词语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课文背诵与默写能力的检测,占48分;
第九题主要考察句子的运用、理解和积累,占14分;
第十题重点考察阅读短文及分析理解句子和答题的能力,占7分;
第十一题看图写话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占15分。
本班50人参考,总分3477分,及格37人,平均69.54分,及格率74%,优秀率36%。60分以下13人,60--69分6人,70—79分10人,80—89分14人,90—99分7人。从考绩来看,与上期比较,成绩不够理想,与年级平均分相比较,相距平均分最高的班级有5分之差,实属考得较差。
第一大题,是给出大写字母填写小写字母,再按大写字母顺序排序。大部分同学因粗心导致失分。
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有8个词语共8分。其中“非常、练习、想念”这三个词错误较多,成绩较差的近10名学生得分在3分以下,这是导致这些人不及格且平均分不高的重要原因。
第三大题,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少数同学错在“种”字拼音的选择上,失分率较低。
第四大题组词。分形近字组词和一字多组词。成绩较差的学生主要表现在,识字困难加之记忆混淆而胡乱组词,导致失分而不及格。
第七大题,照样子填一填。19分,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看懂例子缺乏观察和仔细。二是对加一加、减一减来构字识字的道理未弄明白,缺乏灵活变通。
第八大题“我会填”。考查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及课文古诗背诵默写关。学生普遍把本应填(轻)(言)细语,而错误填写为(和)(风)细语。缺乏对“语”和“雨”字眼的理解。古诗填空失分较少。此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九大题,照样子写句子。在平时的作业,单元测试中训练特多,课堂上也重点让学生作为口头说句训练。少数同学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一题失了分,这说明教学时还不够扎实有效,但总体上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十大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此大题有3个小题,其中第2、3小题,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和在文中找反义词,有的同学不能从文中去找,失分较大。说明部分同学读题不认真。这也说明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常规性训练。
第十一大题,看图写话,此题共15分。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严重。得分在8分以下的有11人。这些同学错误之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格式不规范,写一段话时前面没空两格,句子中没加标点;
二是看图不仔细,同一个人又写在做这,又写在做那,意思不明白;
三是句子不通顺,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这说明在加强读和写的方面,仍需加强训练,尤其是在语句的通顺规范方面加强指导。
1、学生基础好与差对本次考试有一定影响,学生在答题时的专注度、是否认真检查对考试成绩也有一定影响。
2、 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应养成的认真读题、仔细检查方面还存在问题。
3、 读与写有机结合做得不是很到位。
4、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忽略对差生的辅导,在孩子的学习上教师与家长配合不密切。
通过本次的检测,让我觉得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得下功夫。要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另外就是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时尤其是复习期间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抓好各种题型的训练,另外就是要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重视学生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从这次检测中还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没审清题意就胡乱答题。在审题方面也需要多加培养。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
一是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二是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
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四是加强词语、句子积累运用。
五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科学教师就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教学评价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阻碍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呢?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笔者总结出了一些方法与策略。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小学科学教师只有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一般来说,备课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研究教材
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师要弄清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方面有哪些联系,并重点研究本册教材内容涉及课标上哪些具体要求,弄清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各单元之间的关联,明确整本教材的重难点,以合理优化、整合教材;
另一方面,教师要研究新授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明确新授课的重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二)研究学生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他们进行的。课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课堂问题等,确保全体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研究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用。当然,一节课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止一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几种教学方法,并将它们优化、组合,以更好地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培养与激发。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激趣
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整堂课有无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导入的设计。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方式,如利用旧知联系新知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游戏激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不能压制他们这种天性,应将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加深了记忆。
(三)实验激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多组织一些有趣的实验,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做,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其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不仅能解决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还能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了各学科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学也不例外。虽然刚开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分组不合理,课堂纪律差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要的任务就是分组。教师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4~6人分为一组,以确保组与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同时,还要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选择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安排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为汇报员,选择速记能力强的学生为记录员等,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当然,这种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变化。
(二)留足时间,适时点拨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在给学生提出合作任务后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切忌学生思维还未活跃就匆匆给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并不代表教师要放手不管,在各小组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适时点拨,导正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以避免课堂教学混乱,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下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自己为主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具体来说,教师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家长与自己一起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师长评价中不断反思,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发展。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以往我们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以其成绩为标准,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合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也应将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最终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重视他们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而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以知识记忆为主的书面考试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的要求,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方法,着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很快的,一个学期已过大半,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这一段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我尝试借鉴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能够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资料。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来选取不同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4、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如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融合起来如在音乐课中,让学生记一记自己是怎样学习歌曲、舞蹈和当时的情绪。在美术课中写一写自己是怎样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的,及看到自己画的感受。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和他们一齐茁壮成长。
目前,很多的反思只是停留在个人层面上,只是一种个体行为。囿于个人的空间进行反思,难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其实反思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思考,还包括反思别人的行为,以及借助别人的决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因此,反思不应只是个体的行为,它也能够是群体的行为。群众反思对个体反思的补偿作用是不就应忽视的。
由上我们看到,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如观念、计划、行为、态度等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潜力。然而,方法的获得并不等于行动的落实。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直接,只有建立教师自我反思机制,促使教师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方能促使教师的反思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外在强迫变成内在需要。而帮忙教师养成反思习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构成反思模式,以便教师能够尽快熟悉反思程序,构成动力定型,到达自动化的程度。在建立反思模式的时候,需要个性注意的是,应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为基础。
针对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资料及环节程序,教师能够依据下列三个阶段来开展反思活动:
1、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未来教学的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包括讲授资料要求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2、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包括资料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学生的理解状况,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的应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
3、课后反思,指向于过去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原因分析等。
上述三个阶段,构成教育教学反思的模式之一,能够称之为“三阶段模式”。这一模式的运用有助于帮忙教师构成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反思,促进教师教育研究潜力的提高,推动其自我发展机制的完善,使教师的教学反思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中的很多现象是雷同的,遇到困惑时不妨先和同伴交流一下,听听别人的看法,再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各抒己见中寻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教学中的群众活动为很多人带给了相同的教育情境,群众活动后的群众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教学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大家能够在与同伴的交流反思中取长补短,在不断的听、评与反思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与反思力,构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群众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重要。
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找出已完成的教学中的不足,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反思后的教学就应能超越反思前的教学。此刻的反思,我们往往关注于反思的过程,关注于怎样进行反思,而对反思的结果却很少顾及,对反思后能否实现教育教学的超越很少顾及,反思成了一种“发现错误”的形式,却没有能真正落实到“改正错误”的行动中去。我们能够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好处。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构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资料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必须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
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忙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要想在反思之后实现教学上的超越,就务必以反思中的“理想的教学境界”为奋斗目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在教育教学潜力上实现对过去自我的.超越,只有这样,反思的价值才能够实现。
不少学校在备课笔记上设置了专门的教学反思栏目,还有的学校给教师发了专门的反思笔记本。在他们的眼中,教学反思只有写到纸上才算落到了实处。
老师们是如何看待这一切的呢?调查证明,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教案、没完没了的继续教育已经让大家疲于应付,教学之后务必要完成的这些反思更是让大家苦不堪言,有时实在没有东西好写,就只好到教学杂志上找一段话抄上了事。学期结束时,突击完成“反思”任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学校需要的可能也只是这些反思的“成果”——写满反思的备课笔记、反思笔记本,因为这是应付上级检查必不可少的资料。
其实反思的形式就应是多样的,而反思笔记只应是其中的一种。在下课回办公室的路上,教师就能够完成一次教学反思:教学任务完成了吗?学生学得简单吗?对教材的处理还有哪些不够成功的地方?教学理念先进吗?办公室内几个教师关于某个教育现象的闲聊也算得上是一种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可能更多的就是这种随意的、即兴的反思。只要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总结与探索,我们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写下来呢?如果反思演变成老师的“反感”,成了一种应付检查的形式,这样的反思对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又有何用?
笔者透过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对教学反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节课后要写反思,每篇课文教完后要有反思,每个单元教学后要有反思,除此而外还有周反思、月反思等。更有甚者,竟对不同的反思形式在字数上作出了硬性规定。
其实,对反思进行量的规定可能会给反思的质量带来必须的影响。反思的确需要压力情境,但反思更就应是一种自觉行为。如果教师把反思当成任务来完成,反思笔记的篇数、长度成了衡量反思质量的标准,那这种反思是可悲的,不反思也罢。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教学反思的本质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地把前瞻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回顾性反思有机结合起来,用反思来改善实践的效益,用实践来提高反思的质量,进而使实践与反思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提高反思的实效。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许多学校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但一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跟记流水帐一样,只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并不大。哪些资料是值得深入反思的?怎样才能进行深度的反思?也就是如何寻找到教学反思中的“反思点”呢?我们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进行群众反思,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找到“反思点”。
反思之一: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反思之二: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反思之三: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行为进行不断追问,不断促进自我行为的改造和重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对于教学,一般都有过反思,但不能说每一个教师都善于反思。我把反思分成两种,一是自觉的反思,二是不自觉的反思。所谓自觉的反思,不用领导要求,也不管教学工作是否忙,都会主动、用心、及时地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而不自觉的反思,是外在的客观存在原因促使他进行的。如学校领导布景了任务,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教学反思,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反思,也能够在课堂中发生了非同寻常的事情,对他的影响特深,剌激了他反思的神经。可见,不自觉的反思不是经常性的,是消极的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来说,不管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吧,都会有所帮忙,但有效度来说,自觉反思远远高出不自觉反思。
自觉的教学反思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反思,它往往成为研究的一个过程,自觉反思是科研型教师内在的素质。这些教师在开学初就会定下一个目标,明确今年我重点研究什么,这研究的资料也就成了他反思的主题。比如确定的研究方向是校本开发。他就会反思每一堂课相应的校本课程资源是什么,如果研究的主题是教学方法,他就会反思每一堂课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自觉的教学反思是全面的反思。教学反思有重点,但自觉反思者不会排斥任何值得反思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是课程的生成过程,课堂中发生的事并不是能够完全预见的。比如,学生意外的回答、意外的提问,以及课堂中突然发生的事件个性值得反思。为什么学生会如此回答?为什么学生会能这样的疑问?针对课堂突发事件学会为什么会如此的反应?这些问题原先与科研的主题并不一致,但自觉反思者是不会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的。
自觉的反思是需要构成文字的反思。想与写是不同层次的活动,写比想更进一步,写建立在想基础之上,想得透才能写得好,彻底的反思是写成文字的反思。在写作的过程,需要语言的提炼、词句的选取过程,而这个过程会促发新的灵感的产生,会引发深一层次的反思。文章越改会越好,就是因为写文章过程中引发的思考越来越全面、越深刻。所以,自觉反思教学,就会坚持写教学随笔。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潜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透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
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务必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潜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潜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就应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随笔,则有了压力?这是因为,通常我们认为反思5分钟也行,50分钟也可。可写文章则不同,5句话总认为算不上文章吧。就是这一观念影响了大家写随笔的用心性。为了使自己改变被动的局面,为什么不改一改这一旧观念呢?其实也没有人规定过教学随笔不能够只写五句话。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随笔。比如:这天的导入不够理想,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选取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这是五句话的教学随笔,我觉得就是一篇好随笔,可能它不适合发表,但教师写教学随笔主要不是用于发表的,而是对自己教学的改变,是为了自己的提高。这随笔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变。而且这样的随笔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贴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随笔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状况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常写短随笔能够克服写随笔的危难情绪,可养成勤写随笔的习惯,这样坚持下去,偶尔写几篇较长的教学随笔,能够发表的随笔并不是难事。文章也是有短到长的,长的随笔往往是在短随笔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教师工作最忙,毕竟也有大快的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里没有教学工作,正是修改随笔,完善随笔的好时机。就拿上面那五句话的随笔来说吧。能够补充一下这样的资料。如何导入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什么样的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第二堂课的导入是如何做的?这样是问题深入化,再加上正反的两个导入实例,就构成了一篇好文章,发表也是没有问题的。
写随笔从字数、语言方面比较自由,但也不能够随便写,它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教学实录,它是反思后的结晶,是教学经验的总结,随笔也不是日记,如果说一天下来没有什么可写就能够不写,如果说某一天灵感不断,写它个三、四篇也有必要。有感而发是随笔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潜力直接相关。有的人只追求随笔的数量,不关注随笔的质量,几十篇下来,风格一个样,语言一个样,甚至连描述的教学情节也差不多,每一天坚持写这样雷同的教学随笔价值是不大的。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务必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随笔。
写一写教学案例
什么是教学案例,很多人迷迷糊糊。有人把教学案例等同于教学设计(常说的是教案),也有人把教学案例等同于教学随笔。就应说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是密切相连的,有时是相互渗透,但它们是有差别的。
教学设计是指对一堂课的整体设计,它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分析,有教学方法的设计、板书的设计、问题的设计、作业的设计,有教学各环节的有序安排。它主要是教师备课的必然产物,是上课的前提条件。而教学案例一般是指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进行点评与思考,它包括实录与反思两个部分。它既能够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也能够是对教学实录的反思,既能够是一堂课的过程,也能够是某一教学环节,还能够对某一教学方法,某一教学素材运用的反思。它是课后反思的构成的,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目的。而教学随笔能够是理论性的随想,也可谈自己的教学感受,还能够是对某一案例的分析。就应说教学案例是教学随笔里的一种,即教案性随笔。
为了使自己的随笔有丰富而具体的资料,务必写一写教学案例。很多人都写过教学随笔,但没有写过教学案例。因为,他们不喜欢写自己的教学实录,而直接写教学过程的体验部分。但是要使别人来吸取你的经验教训,案例性随笔比体验性随笔更有参考价值,因为课堂实录是一个客观描述的过程,而体验性随想则是教师主观方面的反思与感受。针对同一个教学实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随想,让他人更了解你随想产生的原因,就在明明白白写出教学过程。写一写教学案例能够增加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教师能够把教学的某一实录向其他班级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来讨论,听一听学生的思考,然后展现教师的反思部分,由教师讲一讲自己的思维方法。这种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能够彻底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师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师反思是构成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政治教师知识的获得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书本、二是教学实践。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教师的实践知识是逐步上升的趋势。一般来说,老教师比年轻教师有更多的实践性知识,但也不是每一个老教师的实践知识都胜于年轻教师,这主要原因就在于,看是否能及时地反思。虽然有的教师任职二、三十年了,但他长期以来,局限于课本,并不关注学生的需求,也不重视教学反思,其实践性的知识增长不快,而有的年轻教师本身观念新,精力旺,对每一堂课都能及时反思,三、五年下来,就积累了超多的实践性知识,这样的年轻教师其实践性知识并不比某些不善于反思的老教师少。可见,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谁努力谁就拥有它。
此刻,教师在反思方面做的很不够,主要表现为反思的范围很狭窄,反思的层次也很低。教师们常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教学方面的,很少能到达对教育的反思。比如:为什么我的课气氛不好?为什么学生对我的课兴趣不大?为什么我任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什么样的作业才算是好作业?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这些问题都是对教学的效果、教学对策的反思。就应说,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必需的,它是调动学生用心性,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在于对教育的反思。
教师们的反思往往停留在“反省”或“悔过”上,很容易打击人的自信,在“以人为本”的这天,总结经验比检讨错误更加重要,所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应首先指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得意之处、成功之处、感动自我之处,然后才是我怎样做得更好,最后才使我还有什么感到遗憾、不足,只有把反思建立在让反思者本人更自尊、更自信的基础上,反思才能成为教育者日常的生活方式,才能成为我们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重视反思、完善自我,需把握三点:
一、研看课堂录像,认识教学过程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向他人学习,研究他人的教学方法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自我认识,自我监督,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认清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自我完善,寻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完整地认识自己的教学过程,可请电教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而后采取课后研看这种自我了解、自我评价的方法。
一位青年在课后研看了录像,看到了录像中的自己,感触较为深刻。事实也正是如此。摄像机现场拍摄后,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如教态如何、板书怎样,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妥当,教学气氛是否活泼等,便会清晰地显露在自己的眼前,慢放、定格、重放,边看边思,边思边研:你会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机智应变和可取之处,会心地点头微笑;
你也会对自己在课堂中的小小缺憾和不足之处,而面带愧色。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使你能诚恳地"推敲"起自己,使你能慢看细嚼,平心静气地对待同行的推荐,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估计。研看自己的录像,有利于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这样就能在自己的薄弱环节处磨练敲打,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训,努力增强教育机智和课堂教学潜力。当然拍摄课堂教学需请人帮忙,比较麻烦。在没有人帮忙的前提下,教师自己一个人也能够反思教学过程。用录音机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课后研听教学录音,自己找出不足,如哪些是废话,哪里点拨得不到位。这种办法也能增强教师自己的问题意识,因陋就简地提高课堂科研水平。
二、记录学生困惑,有的放矢教学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一条是坚持执行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普遍问题。课堂反馈、课后练习,构成性测验,要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订改善措施,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教学质量分析,各人有各人的方法,笔者以为,一个值得提倡的做法是备本“错题本”。在错题本上,教师可总结归纳不同学生发生的不同错误或错误的不同表现,分析出错的原因,是教师未讲清还是未强调,是学生未弄懂还是粗心大意,从而有选取性地给学生作精当的分析讲评,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效。每周末教师可带着本周内学生的错题档案,上一节错题反思课,说是上课,实际上老师只是导演,真正的演员是学生,这样反思错题变成了弄懂错题,吃透知识,牢固掌握了课堂资料。实践证明,教师建立了教学得失备忘录的良好习惯,认真记好学生错题,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的失误之处,精当讲评,在薄弱处重锤敲打,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显得踏实而深刻,教师的教学定会丰硕而实在,“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的教学目标必将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三、撰写教学后记,注重总结提炼
“下午天气炎热,学生有点烦躁不安,我是否像往常一样复习课文呢?看到同学们心不在焉的样貌,看到同学们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我灵机一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将具有必须难度的思考题发给学生,问题一呈现,学生游离的情绪被牵引到了课本,课堂里构成了一派别致的热闹:叽叽喳喳的议论,交头接耳的切磋。是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思考题中的障碍,会使学生重新评估学习资料,诱导他们调整自己的听课节奏,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又是教学的及时反馈评估。课堂教学中应保证学生充分思考,激起思维浪花,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在学生心绪不宁时,与其作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报告,倒不如布置一点作业诱导学生进入探究情感。”这是一位教师的教后一得,应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精神不振,这位教师巧用方法,诱发兴趣,由此感悟了一点教学道理。它启示我们,勤写教学后记,对我们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大有裨益。事实上,平时上课好像没有突出的闪光点可记,但课后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可总结的资料往往并不少,如启发引导,讲讲结合效果如何,课文难点及学生质疑问题如何解决,课堂中潜力的锻炼问题等。写教后记或反思日记,能够写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并尽可能地记录下当时的教
学体验;
能够写出自己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及时记录自己对教学的灵感、思考;
还能够写下学生在课堂上
反映的好见解。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一些发言,往往能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思路,甚至把问题引向纵深,利于教学相长。写教后记或反思日记,实际上是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促使教师自己进行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江苏省最年轻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苏州中学夏炎老师曾深有体会地说道:“教学研究的实践,使我懂得科研重在积累和思考。我认真做好课后的自我小结,满意的或不足的,偶尔的一得或学生的想法都记录在案,便于今后的教学和研究”。
问题是科研之始,反思使我们深入地思考问题。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那么自己教学中乃至身边的种种现象,都值得反思研究。我们能够反思心理偏差学生的教育方法,能够反思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能够反思课堂中怎样有机使用电教手段等,有的放矢地去反思,根据问题去学习、研究、实践,从而能不断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又如,应对学生平均成绩90分,我们仍能够认真追问、着力研究:①比以往低了,为什么?②与以往持平,为什么?③比以往高了,为什么?追问它们,记录感悟,能够发现成功或失常的原因,能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较好地把握教学的主客观因素,为下次顺利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结合教学实际,注重提炼反思,写好教学后记或反思总结,能够从复杂纷繁的现象中挖掘出本质,构成独到的见解;
能够把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联系起来,进行经验的归纳提炼,构成有见地的论文;
能够对教学中的做法加以纠正偏差,为教学拨正航向,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更大成效。
学习、反思、完善,是提升教学自觉的重要环节,其中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在20xx年苏州“新世纪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学术报告会暨课堂教学艺术观摩会”上与几百名教师公开“打赌”:教师只要能每一天反思,每一天记写反思所得,十年之后必有大成。如果没有满意成效,那么赔你十万元。这不正是对反思及其效能极好的形象化诠释吗?
当新课程来临之前我们一向在想:新课程到底时怎样的,我们盼着好奇在等待着。但是03年的暑期,参加各类培训后,我们觉得新课程越来越神秘了,好像是空中的花园也似埃及的金字塔让人不可触摸,大有狼来了之势。应对着什么建构主义、解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对话理论……专家们的理论如同雪花一般铺天盖地地下来,我们真的有点儿招架不住了。这天新课程实施已有二年半的时间,我们仍有许多观念还是无法转变,也产生了种种怀疑和困惑: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在新课程课堂中教师应充当怎样的主角?一年级学生的阅读量那么大,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专家们所认为是有效的合作方式?等等。
对于新课程,谁能说我没有困惑?有思考就会有困惑。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必须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其实反思不是新课程带来的新命题,早在我国的古代,许多哲人就对反思的重要性有过深刻而又系统的阐述。
“君子有九思。”——孔子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还将反思作自己修身之道:“吾日三省吾身。”——孔子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法国著名哲学家)
从哲人的观点中,我们能够看出反思的重要性。时下,很多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但是,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反思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把反思当作生活常态?我们对于反思还有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那我们该怎样反思呢?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以及自己的看法发表个人的看法。
1、在学习中警醒自我。
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用新理念置换旧观念的痛苦的改造过程。要实现这一痛苦的改造,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学习。
农村中小学可读的书不多,尤其是有关课程改革的书就更少了,无书可读的状况十分普遍。教师不读书,就不明白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明白自己的教育观念落伍到了什么地步。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同时,将读书与思考、读书与教学、读书与科研等结合起来,书读得多了,认识自然会提高,实践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在实践中检验自我。
有时我们教师备课、上课,好像时钟一样机械准时,但是对教学资料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策略的变革、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少思考,也很少写教学札记,进行案例分析、建立学生学习和自己的教学档案,同时也很少给自己出难题、不断检查自己的工作。我想只有经常性地问一问:“这天我的课有效吗?”“这天学生发展了吗?”,那么在反思中,就会时时出新,时时会有一个新自我,就会有新收获。那里我想说我们嘉兴市的名师——徐如松校长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几乎每一天都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育随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反思,在那里也推荐各位有空的话到教育在线看一看,“语文建设”就是他反思的精华。
3、在交往中提高自我
我们经常参加名师观摩课,专家的讲座、学术报告,同时我们自己的学校也开展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但是我欠也发觉,在参加活动时感到十分激动和心动,但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却感到又无法操作和实施,只能不动了。在参加各级的名师观摩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以及学科组内的备课、研课等都是学习和反思的机会。教育专家和同事的教学、报告和发言,都是他们潜心探索的结晶,是他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如果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细心体验、用心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探其精密,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然后博采众长,就能不断充实和提高自我。
4、在评价中发展自我。
评价的形式多样,无论哪一种评价,都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能为教师的反思带给较为客观的信息。教师要正确对待各种评价,将其看作是自己准确了解自身优势、不足和进步状况的大好机会;
要分析自己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以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重新制订发展目标,促使自身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
“反思”是我们这些“教书匠”在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时而发出的阵痛。上海教育研究所顾泠沅教授说过:“反思三年成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也提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构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必须的高度,并对以后的工作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最简洁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让我们攀着反思这一梯子,快速摘到专业成长的硕果吧!
最后让我们记住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的一句话吧:“反思故我在!”让反思伴我们成长。
五年级共有学生51人,达标率100%,有47人取得了好成绩,通过一学期的成绩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比较扎实,能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
通过本次测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测查中学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体现了有效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多数学生养成了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测查中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认真审题。大部分同学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个别学生计算的能力还比较弱,出现不少计算错误,小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需进一步训练提高。少数学生不能认真答题,理解题意。
(2)个别学生在填空中,不能正确审题,准确理解题意。
(3)在解决问题中17%的学生不能认真答题,理解题意。没有搞清问题中所要求的“沿水平方向剪开”是竖切还是横切,出现这样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理解题意、还有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认真检查的程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总的来说,学生考的还是比较理想的,考试后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很重视这次考试,考试前加强了复习,在这次考试前,我们进行了关于如何进行复习的随机研讨,并帮助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复习,也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辅导,但是从考试的结果来看不是很理想。说明我们的复习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教学中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我们还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中,有部分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引导,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做到精讲易懂。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加强随机研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上课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分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抓好课时检测,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审题习惯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我会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计算方面和解决问题方面,加强相应的练习力度,督促学生天天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加强学习,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使我的工作做得更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