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教师课程培训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感悟点颇多,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
新课程新在哪?关在“新”上,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内容,新教学组织安排,新评价等,知道新课程的特点,更好理解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的特点
(1)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新课改革目标: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3)结构创新:课程中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还要求达到同样的标准的做法,为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新课程的实施:立足的角度,具体落实新课标,借鉴的经验,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强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新课改教学实施中要体现出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新课程的评价
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完善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我通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和具体方面的体会,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更有助于学生大众全面学习,终身学习。通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要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不论是从知识上还是技能上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我们在新课程的实验之路上任重而道远。
1.目的:为了让教育培训更直接有效地为公司的生产管理服务,特制定本培训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
3.权责:
3.1人事经理:负责制度的审核;
3.2培训专员: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并监督实施;
3.3各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0定义:
4.1培训课程:组织为了实现目标而对成员进行教育或训练的教学讲义;
4.2培训课程开发:对教学讲义进行设计、实施和改善的过程。
5.0内容:
培训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就是对教育培训讲义的设计、实施、改善流程进行规范化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分为以下七个内容:
5.1培训需求分析:
5.1.1面谈法:分别与主管(经理)、组长、员工面谈,了解培训需求;
5.1.2问卷法:在员工中发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了解培训需求;
5.1.3小组会议法:几个主管(经理)在一起开会商议,确定培训需求;
5.1.4观察法:公司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形成培训需求;
5.1.5各部门可根据部门实际需求,直接填写《部门培训需求申请表》,形成最直接的.培训需求。
为了即时了解公司的培训需求,可能同时采用以上各种方法,也可能具有针对性采用其中的某种方法,当然,这些需要必须结合年度培训规划实施。
5.2确定课种目标:
5.2.1确定接受培训的主体;
5.2.2确定培训的实施手段;
5.2.3确定培训达到的效果(标准),即通过这次培训,受训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
5.3培训课程的设计:
5.3.1设计培训课程体系(新进员工培训体系,按职能划分的培训体系,按职级划分的培训体系);
5.3.2编制课程大纲;
5.3.3选择课程培训方法:①讲授法;
②研讨法;
③视听法;
④角色扮演法;
⑤案例分析法;
⑥户外训练法;
⑦游戏模仿法;
5.3.4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单元设计),设计步骤为:①确定培训目标和对象;
②确定材料内容;
③确定材料的编排风格和样式;
④制作样板材料;
⑤评估培训材料的有效性;
⑥改进培训材料;
5.3.5编制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
5.3.6设计考核方法。
5.4阶段性评价与修订:
5.4.1通过试讲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得出结论;
5.4.2根据评价结论对课程进行修订;
5.4.3经人事经理审核通过后可实施;
5.5培训课程实施:
5.5.1培训场地和设备地准备;
5.5.2实施培训;
5.5.3培训完毕整理签到表、考核表等相关资料;
5.6培训课程的评估和改善:
5.6.1运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对课程进行评估;
5.6.1.1反应评估:检查学员对培训项目满意程度的评估,可以通过培训结束时的调查问卷来检验;
5.6.1.2学习评估:衡量赏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心得报告或考试来检验;
5.6.1.3行为评估:衡量学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运用到工作中,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
5.6.1.4结果评估:衡量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可以通过企业年度报表来检验。
5.7.2编写培训评估报告;
5.7.3根据评估报告对培训课程进行改善。
6.0相关内容:
6.1技术性强的课程适用上机操作培训;
6.2 plc、drp等课程适用上机操作培训;
6.3机械维修类必须制作图片、视频课程;
6.4 组建培训教程数据库。
7.0相关文件:
7.1《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7.2《公司培训师管理制度》;
8.0相关表单:
8.1《部门培训需求调查表》或《部门培训需要申请表》;
8.2《培训需求分析表》;
8.3《签到表》、《培训考核成绩表》;
8.4《培训效果调查表》
首先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为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个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方法和能力的机会,使得我们学习到更好的方法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经过本次培训之后,我个人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清编译原理,明确学习意义,激发学生的热情
帮助学生认清编译原理的作用和地位。给学生介绍清楚可以通过编译原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定位和解决在程序编译、测试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兴趣。编译原理中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分析编译器以外,还对诸如人工智能、并行处理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本门课程学习对其它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很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如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人工智能系统的机器学习领域、并行处理技术等领域。
2、优化教学内容,搞好课堂教学
可以采用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对编译原理课程的兴趣提高,能主动学习,理解、体会前辈们在解决相应问题时是如何考虑的,同学们自己又是如何考虑的。
编译系统中的一些概念很抽象,学生无法理解,就只会死记硬背,当然更无兴趣可言。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学生最熟悉的一些实例,通过类比使抽象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我本人觉着对于工学学科的同学来说,不用在数学定义上花费太多时间,因为他们对数学符号不敏感,而应该尽量多安排例子,使得同学们能把数学符号代表的含义通过例子理解清楚,以及知道如何使用。
有效地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本课程涉及形式语言、有穷自动机等抽象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起来较困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将教学过程中一些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动态演示的过程做成cai课件,既可在课堂上演示,也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观摩,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在课堂上和习题中,多准备了一些从实际程序的编译和运行时碰到的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例子,供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理解、并加以解决。通过采用这种实例教学方式,既能够对前期课程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本课程的实际价值,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编译原理和技术的积极性。
3、选取合适的教材
把理论知识具体化、通俗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一本好的教材不仅对老师教的过程很重要,同时在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时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可以选择蒋宗礼教授编写的编译原理教材来达到我们的目标。
4、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
编译原理课程对实践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能达到好的实验效果,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可以通过认真设计合适的实验内容、采用适当的实验形式以及教师的耐心指导等途径。
山师大一周的学习结束了,他们对课程的开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位专家的观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对课程的整合与开发的思想是一致的。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洗礼。
徐教授讲到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结果,而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程的开发与整合是教研的重点。提供给学生适合的课程是教师的责任,这并不是增加教师的负担,而是为了促进教学。这是教育发展的规律,正如孙宽宁教授所说:只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就会成功。
有人说我们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各项基础条件都很落后,甚至还存在很多代课教师,把正常的教学搞好就不错了,还搞什么花样,穷折腾。的确课程开发对我们来说是个大课题。但我认为动起来总比原地踏步走要强,学校里总有几个积极分子愿意去尝试。下面我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课程建设要立足学校的问题
孙宽宁教授长期深入基层研究课程建设,她深入浅出地总结出来,近几年来各地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乱象及存在的问题,使得学校在课程方面的投入与产出失衡。盲目追求学校课程的外铄特色,过分形塑学校课程的完美体系,正在悄然抹杀学校的课程,不但没有促进学校的教学,反而阻碍了正常的学科课程的进行。所以学校课程的建设应该是学校教师对学校的育人需求或问题,而对学校课程进行持续改进的专业活动,它是为学科课程服务的。要以育人为目的,以教师为主体,以专业为依托的常态建设。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要弘扬优势,顺势而为,继往开来。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个校长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目标。
二、管理要精细化
从青岛浮山路小学的报告,西营镇参观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他们之所以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成绩,与他们的精细管理,领导的担当是密不可分的。浮山路小学各项管理都有标准,有节奏。任何活动都有团队,有计划目标,有检查反馈,有延时追踪,有展示,有总结。任何活动都环环相扣,有始有终。比如读书活动:他们致力于“让阅读成为习惯”理念,制定详尽读书计划,每年一届的大型主题读书活动,辩论赛,静读日,情景剧表演,读书节节徽,藏书章等已经成为课程的框架。西营镇多种特色课程的开发都是从计划、实施、成果、评价、总结等都做到细致的建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作业课程,他们把统一的作业变成多元化、分层设置,从无序到有序,规定作业的数量、批改要求,有作业批改的简单判断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科探究性作业从无到百花齐放。
三、评价合理反馈及时
活动计划制定了,也实施了不能总结一写了事。还要进行阶段性的及时评价,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干的如何,如何改进使活动能更好的达成目标。付海伦教授指出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比如对高效课堂的评价:教师方面:要从教师的准备状态评价,教学实施评价,教学效益的评价。学生方面:要对学习的状态评价,学习心理评价等。
课程的整合和开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非一劳永逸的结果。它是促进学科课程学习的手段,而非目标。课程整合一定要和学科课程是相辅相成的,而非独立的活动。总之,课程的整合与开发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服务于学科课程的学习。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