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心得体会 >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7 08:48:08 推荐访问: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13篇) 心得体会(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6篇

【篇一】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永远在路上》第4集在10月20日播出,看了第四集利剑出鞘你有何感想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跟你分享的2017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2017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篇【1】 站在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全局高度,精心部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校结合实际,把学习教育分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四个专题开展。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党委牢牢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干部带头学、领头做,为全体党员树标杆、做示范。

一、在“深”上着力,打牢“学”这个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崇高使命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学为先,在“学”的全面、系统、深入上下功夫。一是带头先学深学。党委理论中心组已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16次,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致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贺信、“七一”讲话等纳入学习内容。二是带头讲深讲透。书记、校长带头在所联系和所在的党支部及中层干部范围讲党课7场,班子成员累计讲授党课19场,带动院系领导、党支部书记等讲党课2200余场。校党委按照每个专题精心准备形成一个方案、一份党课讲稿、一个幻灯片讲义和一张督查反馈表,发到每个支部。组建近百人的理论宣讲团,围绕“学总书记讲话”“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等主题为师生宣讲130余场,覆盖党员1.5万人。三是带头深入基层。学校和各单位党委委员430人每人联系一个支部,负责指导制定支部学习教育方案、到支部讲党课、参加支部专题学习等任务。

二、在“实”上发力,突出“做”这个关键。做合格党员,校领导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各级党员干部要努力做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和实干家,带动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奋勇争先。一是务实谋划发展蓝图。校领导班子集中两天封闭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如何破解综合改革难题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二是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围绕改革攻坚目标,校领导班子逐一听取院系人事改革、教学改革和学科规划方案汇报,悉心指导修改完善。三是“做合格党员”见行动。班子成员自觉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觉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自觉深入群众。推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挂牌、党员承诺制度。深入开展向我校优秀党员赵家和教授学习活动,组织编写“党员风采录”系列读本并利用新媒体多渠道传播,带头开展新时期清华大学共产党员行为规范大讨论。

三、在“严”上用力,压实“管”的责任。管党治党,必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以层层示范、层层带动促以上率下、整体推进。一是严自律。校领导班子从严自我要求,认真执行《领导班子成员严格管理廉洁自律若干规定》,进一步严格收入取酬、出差出国、用房用车等规定。结合“讲规矩、有纪律”专题学习,在全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二是严督查。加强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强化对各单位的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逐项督查“三严三实”重点整改工作落实,认真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等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三是严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健全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院系级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并实施后位约谈,完善党支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学校党的建设“十三五”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我们体会到,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于把整体部署与分步推进相结合,把压实责任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把领导示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把推动改革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高标准做好后续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和教育部党组要求,进一步深化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堡垒先锋作用。

  2017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篇【2】 先哲孔子有句名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道出了一个执政规律:执政者的表率作用,是清廉政治的最好榜样,对下能产生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执行力。从古到今,领导带头都是最大的带动力、贯彻力、执行力。“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有效工作方法。

治理文山会海、不搞迎来送往、压减“三公”经费开支、厉行勤俭节约、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举措频出,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影响之广泛、效果之明显,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抓住“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抓落实。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大举措面前,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坚持对照“八项规定”,查找问题,真抓实改,让群众看到了实效。然而,有的同志存在“松口气”“歇一歇”“没关系”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加大作风建设的进程。笔者以为,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并着重在“率”字上下功夫。

带头学习,率先在“知”上求深入。“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生活态度和工作需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努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模范。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及时学习了解新知识、新理念,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在不断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带头律己,率先在“严”上立标杆。“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廉洁自律的实质是领导干部的自我革命。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既要守住理想信念宗旨这个“高线”,也要守住党的纪律规矩这条“底线”。要时刻反思自己,坚持修身养德、砥砺信念,对于思想防线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发挥表率作用,以反对“四风”为突破口,以“八项规定”为标杆率先垂范,时刻保持警惕,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言行一致、干净正派。“一把手”要率先垂范,切实负起责任,要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要严格约束自己,还要让身边人员时时自重、自省、自警,处处慎欲、慎微。

带头示范,率先在“实”上见成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意识,出发点在“实”,落脚点在“干”。抓工作落实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领导干部只有带头真抓实干,勇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格,才能避免走过场、摆样子,才能把国家各项惠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办好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做到坚持不懈,凡是看准的事情,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落实,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努力做到干工作、办事情既要考虑必要性、又要顾及可能性,既要实事求是,又考虑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要对工作认真分析研判,有的放矢。同时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一切从服务群众出发、真抓实干,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上乃风气之源、转化之始。上有引领,下必赴焉。以上率下,何愁改进作风不能迅速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何愁风气不为之一新。所以,领导干部要当好“关键少数”,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一个良好的“风向标”,使广大干部见贤思齐蔚然成风,争做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开路人,激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17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篇【3】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时播出,昨晚播出了第一集《人心向背》。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下一页更多>>>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2017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篇【4】 中纪委、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八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10月17日起于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各地都在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自行观看,以此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昨晚看了第一节《人心向背》,很受启发,觉得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认真思考怎样加持永远守法守纪,做到一生清白、一生清廉。

党员干部必须随时保持清醒,警钟长鸣在耳边。因为作风建设是大事,律人律己要加鞭。

观看《永远在路上》,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是中央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是有为国为民谋良策的良苦用心的。要使红色江山永远巩固,风清气正并持之以恒,必须要明白民心向背是关键。制作和播放八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根本目的是拒腐防变,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党员领导干部都引以为戒、牢记教训、警钟长鸣、遵规守纪保平安。只有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才能实现国泰民安。当年黄炎培和毛泽东的著名的“窑洞对”,就指明了“全民监督促清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起“窑洞对”,我们不由得忆起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关于治国理政方略的著名的《隆中对》和《出师表》,其中关于政治清明、管理官吏、担当责任、发展经济等很多道理至今仍然值得借鉴。

那么,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和清正廉洁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如今,中国共产党以压倒一切的态势和“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反腐,要求党员干部在严以修身和律己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必须要严以执纪和严以用权,要求全党上线都务必践行“三严三实”、“四讲四有”争当“四铁干部”,严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章等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并且加强宣传和教育,巡查惩戒不手软,“老虎”“苍蝇”一起打,以显党纪国法的威严。因此,党员干部要管好自己戒贪欲,管好家人和身边人;管好下属和亲朋好友,必须依规依矩立身处世。必须坚持正别人先正己,才能实现令行禁止。公正无私传美名,根正苗红留美谈。青松高洁人敬仰,便是核心价值观。岂不闻中国名言警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吗?还有“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日影斜!”心中如果没有鬼,何必“求神”“摆香案”!那些落马贪官们以为整日烧香拜佛鞥掩盖和“减轻”自己的罪过,那兼职还是痴人说梦和痴心妄想,真的缺乏智慧哦!这样的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拯救灵魂只能靠自己,只有自身的廉洁公正和一心为民才能保平安。

警钟长鸣在耳边,需要党员干部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不迷失自我、不利欲熏心,不疏忽放纵酿祸患。正如曾经是高官因贪欲膨胀而落马的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无法回头和重返。”必须要算好政治自由帐,如入“铁窗”则悔之晚也,任何人都无法拯救他了。无论高官和小官,只有把为民宗旨牢记在心间,珍惜亲情名誉和一生清白,才能受人陈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前车之辙是后车之鉴,我们党引以为戒。

为官为民都需要讲诚信,要弘扬和传承传中华美德,要以艰苦奋斗为政治本色和作风,以红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做人处世守住底线和红线,才能名垂青史。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个“丹心”运用到如今的时代,就是指为国为民、爱党护党、遵纪守法、大公无私、伸张正义、敬业奉献、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嫉恶如仇、清正廉洁。只有如此才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否则就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反腐倡廉是一件顺应民心民意的事,党风廉政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党员干部要以八项规定作行动指南,以接受监督为幸福,以廉洁为立身之本,以心底无私天地宽和一生勤俭赢得名节荣誉和尊重称赞。要赢得太平盛世万民安,就要不惧任重和道远,严查违规和违纪,严执法纪和制度,严惩贪污和腐败。

  2017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篇【5】 观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一是改进作风,关键在情感上。我们都非常清楚,焦裕禄同志担任XX省XX县委书记仅一年半时间(1962年12月-1964年5月),但是群众对他的感情和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工作几十年,甚至工作一生都无法超越或达到的,这就是源于他对老百姓的真情、真心的付出。我们局机关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来自于农村,“血液”中先天就有群众情怀的“基因”,应该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先把自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

二是改进作风,核心在思想上。改进作风,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基层局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体现宗旨意识,这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是检验共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应按照“自加压力、自我锻炼、自强不息、自律有为”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党性锻炼与修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榜样的正能量,引导机关干部职工为市场监管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改进作风,落实在行动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作风建设重在行动上。党员干部代表党的形象、代表政府的威信。抓好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是改进作风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要求;同时,在服务上要搞清服务与监管、服务与发展、监管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沉下身,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有效解决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改进作风基本途径;第三,在实践上要始终把保障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效能建设、作风建设为载体,切实提升自己对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和担当力,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带给我们是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猜你喜欢:

1.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范文

2.2017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范文

3.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4.《永远在路上》党员心得体会

5.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6.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

【篇二】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

第三集:狠抓节点

 

  【解说词】过年,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本是个喜庆的事。可有些人过年,却过出了麻烦,暴露了问题。

  【解说词】在广西南宁,该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黄国强进入了组织调查的视野。调查的原因,是一批有点神秘、被转来转去的购物卡。黄国强对这批购物卡是这样解释的。

  【采访·广西南宁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黄国强】我们在2012年前曾经买了一批卡作为年货,准备给职工的,结果是这批卡因为八项规定之后我们就没有发放。购买购物卡的时候,他买的方式不一样不对 ,这个入账不对,所以就想把它处理掉。

  【解说词】黄国强原准备在2012年年底,把这批购物卡以春节福利的形式发放,但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黄国强意识到这10万元购物卡不能发放,但10万元的资金账目却没有办法核对。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以项目合作、劳务回报的方式,把购物卡转给了国土资源局的另一个部门——土地开垦中心。

  【解说词】当我们去采访时,土地开垦中心主任王骞因为另一起贪污受贿案件,已被立案调查。我们在南宁市看守所见到了他。

  【采访·广西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垦中心原主任 王骞】的确当时从心里面来说,是有一点算是给开垦中心的干部职工在春节发一点小补助的意思,是有那么点意思在里面。

  【解说词】2013年1月,王骞把这批购物卡按照中心领导、中层领导、年度先进工作者和一般工作人员四个档次发了下去。两个月后,南宁市纪委接到了对这件事情的举报,并随即展开调查。

  【同期声·广西南宁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科员郑立超】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认定,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使用公款购买购物卡的一些证据材料,这些都是发票的复印件,以及账目的一些登记。比如说,他们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还有亲子节活动用的一些什么糖果啊,然后饮料啊一些食品,包括健身运动会一些运动的用品,用这些发票来抵充账然后就是购买了这些购物卡。

  【解说词】经南宁市纪委查实,国土资源局的信息中心和土地开垦中心同时构成违纪行为。两个中心的主任黄国强、王骞被行政撤职。

  【采访·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我们不能小看这个小小的一张卡片,它既可能是礼贿不分的一个载体,它也可能是我们作风不正的一个媒介,那就是附着在公共权力上的一些利益输送,那么它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卡片来实现。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我们办事情必须得送礼,不送礼办不了事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送礼都不够了,需要可能得赤裸裸给送钱了,那么这样一种氛围,对我们政治生态的损害是相当巨大的。但更重要的一点,这样一种风气其实客观上也影响了我们秉公用权、秉公执法。

  【河北石家庄市退休市民郭爱强】送礼现在还是有。但是这个就是中国几千年的一个礼节吧,找人办事该送也得送。

  【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民营企业家钱伟民】人家收了咱的礼了,也确实给咱办事不客气,能给咱办事,这种现象过去都存在。因为我们是有时候需要做生意,需要去的是一些正常的职能部门去打交道,这种现象呢在过去几年里感觉很正常。

  【解说词】怎么过节?——这道考题,既简单又复杂。虽看上去是小事,却已成为从高级领导干部到每一个普通党员的必答题。党风影响民风。要不要给老师、给医生送礼?——这又成了很多普通公众都要为难和抉择的考题。这些问题如果回答不了、回答不好,执政就要出大问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抓住过节这样的关键时间节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严格要求,正风肃纪,令行禁止。

  【解说+动画演示,穿插相关资料画面】

  2012年12月,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央纪委发出通知,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大力精简各种茶话会、联欢会,严格控制年终总结表彰活动。

  2013年3月,整肃“两会”会风,严禁“两会”代表委员相互宴请。

  4月下旬,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约谈53家派驻纪检组长、纪委书记,要求加强对“五一”期间中央和国家机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

  5月,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要求做到“零持有、零报告”,自我净化。

  中秋国庆前夕,发出通知,严禁公款送月饼节礼。

  10月31日,赶在大批量印制贺卡年历之前,中央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

  11月21日,发出通知,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

  新年伊始,循环往复。2014年“两会”前夕,中央纪委常委会决定,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检监察干部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4月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变“每月通报数据”为“每周通报案件”,对全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悉数公开曝光。

  “五一”前夕,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专栏,邀请广大网友揭开“四风”问题“隐身衣”。

  【解说词】从怎么过年到怎么过节,确实是一个个不小的考验。

  【采访·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细节决定成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抓细节、抓节点。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用“禁令”先看住元旦、春节,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我们党“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就要兑现”。

  【解说词】2013年4月下旬的一天,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组长刘建华如约来到中南海,向中央纪委书记汇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情况。这是中央纪委在执行约谈制度。其目的,就是抓住“五一”这个时间节点,提醒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做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这一天的谈话,给刘建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访·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组长刘建华】因为我是财政部的纪检组长,那么岐山书记还专门问了,我们财政部的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的举措,财政部机关带了头,那么各级财政机关也会上行下效,这样就是层层的压力传导。

  【解说词】北京西城区月坛一带,因中央和国家机关密集而被称为“部委街”,这里聚集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烟草专卖局等20多家机关。曾几何时,这条街上高档餐厅汇聚,回收礼品烟酒购物卡的小店铺遍布,天天热热闹闹。然而,自2012年底以来,这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坐落于此、曾经火爆异常的湘鄂情,变化可谓最大。

  【解说词】从某种意义上说,湘鄂情这样的高档餐饮场所,成了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晴雨表。短短几个月,湘鄂情里的饭局数量锐减。2013年春天,湘鄂情调整经营政策,在关停部分门店的同时改走“亲民路线”。2014年,湘鄂情更是跨出一大步,其核心业务彻底转向了跟餐饮业风马牛不相及的互联网、云服务。能折射这一变化的,在月坛这一带还不止一家湘鄂情。另一家经营了11年的美林阁北京旗舰店,也在2013年五一节前后悄然停业了。

  【采访·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为什么过去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这次八项规定却管住了。实践证明,仅仅靠文件来管嘴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抓住党风这个根本,要刹风肃纪,要动真格的,要不放过每一件小事。很多党员干部以前没见过因为一餐饭、一顿酒、几张卡、几日游而丢乌纱帽的,而现在呢,成为了常态。

  【解说词】刹住吃喝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几个月或许能立竿见影,但要根治,恐怕不易。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近一年半之后,2014年4月9日,广西来宾市迁江镇新来了一位常务副镇长。他叫钟谢飞,33岁。上任第一天中午,钟谢飞来到镇政府食堂吃饭。

  【采访·广西来宾市迁江镇党委原副书记招禅】因为新的班子成员到了,好像有点不表示表示,不欢迎一下,面子过不去。

  【采访·广西来宾市迁江镇党委原副书记韦高】喝酒、吃完饭的时候,大家都说这样小钟今天来报到,上一点酒礼貌一下,意思意思喝一点。

  【解说词】只是想“让面子过得去”,只是想“意思意思”,结果呢?!

  【采访·广西来宾市迁江镇党委原副书记韦高】他主动敬了我们多一点,我们在场是11个人,全桌11个人,那他每个人都敬了一杯。

  【采访·广西来宾市迁江镇党委原副书记招禅】饭后我们叫个司机把钟谢飞送回家,来宾城区的家中,并安顿他休息。

  【解说词】第二天清晨6点,钟谢飞被发现已经死亡,公安部门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饮酒过量,成为导致钟谢飞猝死的原因。酒有了,面子有了,命却没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迅速派出调查组核实情况。最终,对4月9日当天参与违规饮酒的九名科级领导干部,一律按照有关程序先行给予免职处理,由当地纪委进行立案调查。

  【同期声·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纪委副书记卓家平】他们的心态呢,一个是有点侥幸心理,天高皇帝远,监管不到,没人发现,偶尔就是喝一下,可能没有多大的问题,就喝了。

  【解说词】迁江事件,反映了一些地方干部的侥幸心理,对此,来宾市纪委对工作时间内饮酒展开了明察暗访。

  【采访·广西来宾市纪委副书记郑吉江】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常性的常态化的一些工作,那么我们已经查处了118起,给予了164人进行处理,还有的话24人受到党政纪处分,这个也是成果成效很明显。

  【解说词】喝死一位副镇长,暴露出了餐桌上的某些恶俗。而中秋节时家家都要吃的月饼,这本来充满温情亲情的好习俗里,也逐渐带上了一股人人都闻得见的怪味道。

  【解说词】显然,有些人早已经不满足于只送“好吃”的月饼了。于是,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致,搭配的东西越来越豪华。起初只是月饼盒里配上银质刀叉,后来又有了鱼翅、燕窝、XO。一些银行和黄金专柜干脆借机推出了“金银月饼”,更是炙手可热。

  【采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我们把这个月饼奢侈化了,土豪化了,是吧,把我们这个月饼变质了,变馊了,变味了,庸俗化了。实际上,就把我们的传统的美好的东西丢失了。

  【解说词】送来又送去,送去又送来,可就是送不到人的胃里。月饼也已然不再是月饼,而变成了节日送礼的一个豪华代名词。人们疲于奔命,又乐此不疲。

  【采访·北京市监察局副局长杨玉香】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这个年节已经成为考验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廉洁的一个试金石,通过近几年我们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借着年节里礼尚往来之名,应该说大行权钱交易之实,使这个年节成为不正之风的易发期和高发区。

  【解说词】披上了人情外衣的不正之风,与过节的初衷格格不入。为纠此风,中央纪委发出了“严禁用公款送月饼”的禁令。在中央级别的文件中,具体化到这样微小表述的,实属罕见。2013年8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调研时指出,节庆怎么过,是对作风的考验。

  【央视画面+同期声·习近平】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上,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中秋国庆两节,在两节期间啊,刹住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问题,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节、国庆节。

  【解说词】2013年9月3日,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再次重申了相关要求,引发舆论热议。这一年中秋,在全国多地的各大卖场、星级酒店,燕窝月饼、鱼翅月饼几乎无人问津,高端月饼市场出现十年来少见的滞销。

  【解说词】去沉疴、除顽疾,除了提出要求、反复重申、及时预警,还必须出重拳、严惩戒。按照中央纪委的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这些关键节点,坚决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

  【解说词】2013年中秋节前,中粮集团所属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时任公司总经理江国金,以新产品上市,“试吃”为名,准备了113份,总金额53788元的礼品。

  【采访·中粮集团所属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江国金】坦率地说,这样的事,可能放两年前肯定不是个事,原来认为我们二、三百元的产品,内部产品,内部试吃,让大家品尝了,其实我们中粮过去很多年可以这么说,比如说有来了新产品,有的甚至于做点福利或者怎么样,就是做食品的嘛,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做法。

  【解说词】试吃新产品,一直是商家常用的营销小手段,但只是让消费者尝尝滋味而已,而每份金额数百元的“试吃”,实在够豪气。

  【解说词】礼品有了“试吃”的“合法”身份,送礼者冠冕堂皇、理直气壮,收礼者也心照不宣、心安理得。只是,无论换何马甲,其内涵并无丝毫改变,被查处也理所当然。

  【采访·中粮集团所属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江国金】实话说,当时那些天我自己的压力觉得很大,然后我的这几个参与操办的同事压力也很大,当时也有一些想不通,也觉得委屈,那么就是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确实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采访·国务院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夏忠仁】这是典型的用公款送节礼的顶风违纪行为。中粮集团有关人员收受礼品,亦属违纪行为。我们责成中粮集团党组向国资委党委做出深刻检查,在中粮集团系统进行通报。

  【解说词】正风不嫌事小,治乱不计恶小。两年来,每到重要时间节点就“精确制导”,点到不正之风的穴位上。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等,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早抓小、步步为营,让公职人员在“8小时内外”都感受到监督的压力,让过节回归简单温暖的本来氛围,让违纪者为自己的享乐奢靡付出应付的代价。

  【解说词】除了狠抓过年过节这样的节点,像查处公款旅游、违规用车等,也成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着力点。

  【解说词】2013年秋天,辽宁省沈阳市司法局面对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局领导提出,应该去其他城市考察学习一下。随后,他们组织了三支考察队伍,联系了全国九个城市的司法局。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李志新】我这一组一共是10个人。我们于11月23日出发,先后到了合肥、宁波还有厦门三个城市进行考察。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董新华】我带了11位同志去了天津,去了广西,广西南宁和来宾。

  【采访·辽宁沈阳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范红刚】就是说从初衷看,相对还是比较合理,因为有这方面需求。但问题在哪儿?就是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这三个考察组,每一个考察组去三个城市,每一个城市就是按他们的安排是半天,但现在我们回来调查,每一个组都在外出期间都是八天、九天这个时间。那么其他时间都干什么去了?

  【解说词】纪委调查人员的发问,问到了要害处。除了每个城市半天的公务考察,其他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李志新】在考察之余,我们也顺道到了一些个景点,比如说像黄山、普陀山、鼓浪屿、天一阁。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董新华】大家还有没有意愿,如果没来过广西的,到哪儿看一看,大家就商量。商量过程当中多数同志是没到过桂林,包括我本人也没到过桂林。这样的话呢,一致同意去桂林。

  【解说词】这趟“内容丰富”的公务考察结束后没多久,有群众向沈阳市纪委举报此事。沈阳市组成多部门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李志新】我当时头脑认为,如果确实你拿着公款没有干工作,好像这样才叫公款旅游。头脑当中这个概念认为工作之余顺道走一走,因为这个头脑当中概念不清晰。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董新华】从我个人讲,我带同志们回南宁乘飞机回来,总感觉我作为带队是不是人情味差了一点。这样到桂林,周六在桂林漓江走了一天,走了几个景点,周日买票就回到沈阳。

  【解说词】“愉快的旅程”结束了,回到沈阳的几队人马还在为费用的问题费神。李志新提出让委托的旅行社分别为考察组成员提供住宿费、租车费等发票,用以核销在旅游景区景点支出的费用59808元。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李志新】在这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到哪儿哪儿开会出差,然后事办完了自己就掏门票,掏油钱去看看景点,可能还没有这样。

  【解说词】而董新华带队的去了桂林的那一组,显然之前就意识到公款去景点旅游可能存在违纪问题,他们在出发前,就提出由个人支付部分费用。

  【采访·辽宁沈阳市司法局副巡视员董新华】我们这个考察的行程是在中央八项规定以后,我们也知道一些规定要求,这样我们就提出来每个人交2000块钱,自费旅游。

  【采访·辽宁沈阳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范红刚】他们还相对比较注意,就是觉得好像是不是旅游这部分费用咱不能报,所以他们事先都商定,由个人先垫付,回去之后再单结账由个人支付。他们认为这个就好像不违纪了,实际上这也构成了借公务考察之机,绕道游山玩水的问题。因为你公务考察就是公务考察,你不能干别的去。

  【解说词】2014年1月,辽宁省纪委公开通报了九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沈阳市司法局借组织学习考察之机违规公款旅游的问题。沈阳市纪委根据调查情况,分别给予相关负责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相关人员个人承担有关费用。

  【采访·辽宁沈阳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范红刚】在全市进行通报、警诫起到震慑作用,现在看这个震慑作用非常好。从查处通报这起案件之后,至少我们市纪委再也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情况反映了。

  【解说词】模糊认识、侥幸心理,使得沈阳司法局的某些领导忘记了基本原则,失去了清醒判断。教训可谓深刻。狠抓这样的风气节点,其震慑作用不可估量。抓一个案件,胜过讲一百遍道理。

  【解说词】2013年9月,青海省通报了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中关于公车私用的就有四起。这年3月份,一则“全国人民关注灾区,玉树公车依然私用!”的帖子,曝光了青海省玉树州检察院副检察长周建林开公车到山西省五台山景区旅游,引起网民热议。在拍摄当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曝光之前,当地很多人都没有公车私用的概念,即使听说过,也觉得自己这里是特殊情况。

  【采访·青海玉树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安文林】我当时公车私用这个太多了,没什么嘛。因为毕竟这个地方交通都不方便。因为我们这个地区毕竟比起你们大城市的话,肯定是从各个方面的话都跟不上,发展跟不上。当时没什么交通工具,一个单位就那么一两辆车。

  【采访·青海玉树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吉国海】因为普遍的公车私用,真的自己也没听说过,专门就说是公车私用,真的,你说没有,不可能,有肯定有。但是具体的了解的,自己了解也不是太深。

  【解说词】这边有公车私用去旅游的,那边还有公车私用接孩子的。

  【解说词】“牌照为‘青AD363’的警车,每天都在幼儿园接送孩子。”2012年底,青海省纪委、监察厅信访部门收到了这封网上举报信,随即开始调查。青海省某司法所所长的公车私用问题被曝光。

  【解说词】那边有公车私用接孩子的,这边还有公车私用办家事的。

  【解说词】“在鲁沙尔镇团结南路,一辆牌照为‘青A0823’的警车,撞到了我的车。”2013年3月的一天,青海省湟中县交警部门接到网上投诉,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湟中县公安局西堡派出所所长向忠的公车私用问题被曝光。

  【采访·青海湟中县公安局西堡派出所原所长向忠】家里有事,真的家里有事,我就开着警车回家,回到县城附近的时候,我可能有事接了电话,追尾了停靠在路边的一辆小轿车。

  【采访·青海湟中县公安局纪委副书记陈领章】经过调查,他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公车私用。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向县纪委(报告情况),他是科级干部。拿出意见,给向忠同志纪律处分,免去所长职务,调离工作单位。

  【采访·青海省纪委书记多杰热旦】上面讲的四起公车私用案例中,有三起是群众举报反映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推进作风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说词】狠抓节点,促进了对不正之风人人监督、人人喊打氛围的形成。从“表哥”到“房姐”,从“藏酒门”到“学酒哥”,这一系列负面问题的曝光,借助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新科技,带来了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

  【采访·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因为我们网络的这样的全天候、全方位的一种他律的方式,它已经固化了,它是一种新常态,就是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个网络监督它永远在进行。可以说每分每秒都要让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公共部门、我们的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要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这样一种监督的压力。

  【解说词】在互联网时代,监督者的眼睛不仅数量成几何数级倍增,而且都成了千里眼,都成了遏制“四风”的重要力量。公众不仅乐于参与、积极参与,而且在参与监督的过程中,更直接地了解了歪风邪气怎么被整治,更具体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决意志。

  【解说词】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很多人不禁产生疑惑——纪委办哪门子网站?纪委办网站能做什么?会有人看吗?会不会成个摆设?各种问号扑面而来。很快,事实做了回答:它成为了一个被公众高度关注、频繁点击的网站,成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舆论高地,成为了监督执纪的有效平台。

  【采访·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主任林青】我们网站上有一个栏目,叫《点名曝光》,这个栏目是用来专门点名道姓地通报,全国各地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这个栏目的开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向全社会释放了一个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解说词】网站是公共舆论传播平台。既然在这个平台上说话,就要按照舆论传播规律办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巧妙地运用传播规律——他们坚持在一段时期里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几周下来,敏感的公共媒体和网民们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开始定时守候。这种“点击期待”也迅速地成为了一个公共话题,进一步扩大了网站的影响力。

  【采访·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现在的网上通报我们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原汁原味,逢节必令,点名道姓,那么它对于我们的作风建设,对于我们的政治生态的净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正向作用。

  【解说词】除了新鲜生动的网络交流,各级纪委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播平台,构建与公众之间越来越紧密的交流渠道。

  【解说词】这是广西南宁电视台的一档电视问政节目《向人民承诺》。节目中,有市民举报,也有记者暗访,把各类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在节目里曝光,并且把直接负责的领导请到直播厅,当面问责。

  【解说词】到我们去采访的时候,节目已播出九期。

  【同期声】只要市民不愿意付费,这些野马收费员就开始软磨硬泡,甚至耍横要挟,(主持人)那片子中的情况属实吗?(男)是这么一回事。(主持人)你们都不管一下的吗?(男)主要的责任在我,在一个月之内我们把它整改,彻底地整改完毕。(主持人)您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时胸有成竹,是规划到位,那之前干吗不做呢?(男)之前我刚才说了,我们对接过,没有对接到位。(主持人)那您如何保证一个月之内就能解决呢。

  【解说词】节目一期一期做,问题一个一个查,风气一点一点改。“四风”问题积习颇深,改进作风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采访·北京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赵林】没有小案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的问题不处理,最后积少成多,可能会出大问题。因为群众在看党,看身边的党员。这些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最能触目他们。这样的话,如果是党风政风都能搞好了,群众对党更有信心。

  【解说词】这句话说到了群众的心坎里。作风问题上没有小案件,每查处一起小案件,可能就避免了一个由小变大的问题。作风建设没有小事情,在群众面前,党政干部的一言一行都需经得起审视与挑剔。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端午抓粽子,中秋抓月饼,元旦抓贺卡,平时一以贯之,抓购物卡,这样把这一系列的节点,当我们一个一个给做好的时候,这是什么?这就叫积小胜为大胜了,这就叫由点及面,它就可以整个织就我们一张中国共产党反对不良作风、建设优良党风的这么一张制度之网、法律之网、党的法规之网。

  【解说词】转变作风,必须从狠抓节点入手。狠抓节点,把从严治党的宏大要求变得更加具体化;
狠抓节点,让群众对党员的监督也有了更具体的抓手。

  不要小看了狠抓节点。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就是在这狠抓节点的进程中,奋力向前,决不后退。

【篇三】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

[学习体会]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感

  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第三集。画面显示某地产公司卷入一场官员行贿,尽管解说词中并未出现相关企业的名字,20日万科还是作出回应,责成相关子公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

  一部电视专题片受到全社会关注,甚至引发进一步问题调查,这在近年来并不多见。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这部专题片的播出,再次敲响反腐警钟,也让民众看到执政党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

  诸多落马官员出镜,或流下悔恨的泪水,或剖析自己思想滑坡的轨迹,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一课。

  “错不在官场,错不在商场,错在自己。”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说。

  “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而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亘古不变的。”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说。

  “我家‘于姐’成了江西权钱交易的代名词,家教上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说。

  “我自己腐败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白恩培说。

  这样的同期声比任何反腐败政治教育都要来得直接和有冲击力。

  据悉,为拍摄这部8集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个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

  很多腐败细节也随之曝光,比如白恩培的妻子让别人为她花1500万元人民币买手镯,周本顺的保姆司机两年工资上百万,周本顺的超标豪宅、万庆良的山顶餐厅、高尔夫球下的交易一一在镜头前呈现。还有为规避“八项规定”到企业隐蔽高档餐厅用餐、用矿泉水瓶装茅台、吃1米长鳄鱼尾的做法,让民众在感慨这些奢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时,也会不由反思:人吃三顿饭,只睡一张床,要那么多超标的享受做什么?

  专题片对腐败的形成过程揭示得更为深刻。山西官场的塌方式腐败背后是上行下效,为了买官索贿受贿,买官后再加倍索回的恶性循环;
苏荣在担任省委书记的前两站并未有大的问题,但在最后一站江西却开始了权力变现的疯狂……腐败长此以往损害的是政治生态,而修复政治生态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反腐永远在路上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长期任务。

  专题片既是一次反腐败的成果展示,也是执政党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宣示。它再次重申:不管是谁,不管哪个级别,不管以哪种形式,只要腐败了就会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

  腐败伤害的是民心,民心则是执政之本。正如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所说,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人心如果失去了之后再想来挽回则很难。抓好党风才可能预防减少腐败的发生。

     

【篇四】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感【

1】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

19日晚8

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

本集讲述十八大以来,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 精神破题,言出纪随,一寸不让,作风建设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但必须看到,“四风”问题积习甚深,树倒根存,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仍然不时发生。通过剖析矿泉水瓶装茅台、 办公室里藏暗门等多起隐形变异的“四风” 案例,说明“四风” 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要继续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抓,一个问

题、一个问题的解决,监督执纪越往后越严,推动中央 八项规定 精神落地生根。

中石化原党组成员、总经理王天普,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

记杨卫泽现身说法, 深刻反省和剖析由大吃大喝到奢侈腐化、 由违纪到违法的过程, 警示告诫每名党员干部,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严肃的政治纪律,触犯了就要受到严肃查处。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感【 2】

由中央纪委 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 8 集大型电视专题片 《永远在路上》继续播出。

19 日,央视播出第三集《踏石留印》。张建津用矿泉水瓶装茅台

矿泉水瓶装茅台,这并非网络段子,而是发生在天津的一个真实案例。

想出这种荒唐招数的, 是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 董事长张建津。


张建津说:“你明显地在桌上摆个瓶子,你放的是茅台或是五粮液,如果人家用手机给你拍个片子, 那网上不就有证据了吗, 所以就把那个茅台酒倒在矿泉水瓶里面,然后拿矿泉水瓶子在大家分酒的时候,再分着倒着喝。”

张建津爱好喝酒,讲究越醇越好,年份越高越好。其他的私企老板也

是迎合他这个爱好,他们的车后备箱里长期放有各种茅台,有 15 年

的茅台、 30 年的茅台。张建津在吃的上面也追求上档次。在海鲜为

主的餐厅里面,都是一些活的,像龙虾、鲍鱼、海参、东星斑鱼,有

的一开始吃的是清蒸,后来就是吃火锅。

天津市医药集团是一家大型国企, 张建津在工作上是位能人, 他担任主要领导的十年里, 医药集团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 300

亿元的行业巨头。

在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 张建津周围也聚集了几个交往密切的私企老板。

作为国企负责人, 张建津掌握着不少合作项目的决策权,一些私企老板就投其所好,和他拉近关系。

为了和张建津处好关系,私企老板也不惜花大价钱。

2014 年张建津因公务出访意大利, 期间正逢他过生日, 陪同的老板在米兰一家高档餐厅为他庆生,聘请外籍名厨,吃高档西餐,喝名牌洋酒,花费上万欧元。还有一次张建津到香港开会, 私企老板为他安排的晚宴可谓奢华。

张建津说:给安排了一条“鳄鱼的一个尾巴,那条尾巴很大,差不多得有一米,当时摆的是整个带形的,也很好看,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很贵的,肯定也是预定的,反正就是显示他的热情。”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私企老板通过和张建津的交往得到了药品的独

家代理权,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而张建津也在觥筹交错中越陷越

深。

王天普公款宴请同学一顿饭消费 4 万多

2013 年 9 月 26 日,时任中石化总经理的王天普公款宴请同学,一

顿饭就消费了 4 万多元。

史恕 (中央纪委 纪检监察 室工作人员 )说:“当时共宴请 26 个人,每

个人是按照 400 块钱的标准,还有随行的一些人员是按照自助餐 120

块钱的标准,除此以外比较大的部分就是酒水,当时喝了 8 瓶茅台,

7 瓶红酒,酒水费用就是 2 万 3 千多。”

一顿饭花 4 万多块钱,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王天普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子弟,生活习惯也曾经勤俭朴素, 但是随着职位的升迁,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作为一名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 王天普对身边的不正之风、 腐败现象从见怪不怪到随波逐流, 不管是别人有求于他, 还是他有求于别人,他觉得最便利的办法就是在酒桌上解决。

不重视作风问题,就容易出更大的问题。王天普因为收受礼金、收受私企老板钱财、 纵容亲戚参与中石化项目获得利润等等, 涉嫌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王天普说:“我本人现在也在反思,吃吃喝喝这种“大方”,特别是违法乱纪的事情,出现了这么多,确实是丢了国企的脸。”杨卫泽剖析自我:从反感奢华到只喝茅台


杨卫泽,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

2015 年 1 月,他因严重违纪涉嫌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调查组发现,除了其他严重违纪问题,十八大之后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下, 杨卫泽仍然经常出入豪华场所接受宴请。

杨卫泽说:“应该说一开始对这种豪华的东西,我们也是很反感的,自己也不喜欢吃鱼翅、鲍鱼,包括酒我也是不喜欢的,过年我在家一滴酒都不喝,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了, 甚至我请人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我不热情,然后他请我吃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不够意思。然后最后就变成自己好喝酒了,就喜欢喝茅台,就喜欢喝年份茅台。”

杨卫泽从接受企业老板安排的饭局, 到与几个老板关系密切之后开始收受小礼物,再到逢年过节收受红包, 再演变成大笔金额的权钱交易,最终因此涉嫌犯罪。这是不少落马官员共同的坠落轨迹。

【篇五】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用矿泉水瓶装茅台,这样欺瞒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气愤,在踏石留印中还有很多种贪官腐败的手段,下面在线学习网就为整理了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心得体会,请参考。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心得体会1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

 

  要说《永远在路上》的最大看点,非贪得无厌与悔不当初莫属。贪得无厌体现在根本不在乎能不能拿、拿了多少、怎么拿的;
而悔不当初则是根本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会被逮住、被处理。“昨天”还在台上口若悬河的告诫他人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今天就在人民群众面前痛哭流涕。

 

  在腐败了路上,他们越走越远,开始的时候还是胆战心惊,到后来就是无所畏惧,再到后来就变成了“本该如此”,走到哪里贪到哪里。漠视的党的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完全忽略纪委的存在。

 

  十八后,反腐倡廉成了主题词,在纪检部门的努力之下,落马“老虎”一个接一个,但是依旧有一部分人没有前车之鉴,继续跟随“老一辈”的脚步前仆后继。他们变换各种花招,使用各种道具,但终究还是被纪委识破并且送进监狱。

 

  还有的人错在了对反腐倡廉的认识,以为反腐只是一阵风,吹过了就完了。但是没有想到反腐倡廉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的基础工作,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做人不能抱侥幸心理,做官不能为一己私利。党和国家对贪污腐败的查出的列车才刚刚启程。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心得体会2

 

  “我从小苦日子过怕了,内心对富裕生活有向往,虚荣心强,好面子,这是所犯错误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作出的内心剖析。这位“苦日子过怕了”的前高官,经法庭认定的受贿金额达到3558万元,于2014年12月10日被判处无期徒刑。(10月11日人民网)

 

  骆国清、丁卫东、王秀春……这些相貌不一的落马官员背后却有一颗相似的“虚荣心”,或“年少清贫老大贪”,或难舍“衣锦还乡”情结,甚至自身从事反贪腐工作也没落得个清白善终,车要好车、吃要美食,出入高档会所,动辄收受上百万元贿款,虚荣心壮了胆子、给了面子,却也葬送了一生仕途与名誉。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做官”,真知灼句本该令人警醒,可惜的是,一颗躁动不安、难安本分的心作祟不断,身居要职已是不易,还要贪享权力带来的地位与名望,沉醉于金钱带来的满足感,成了妄图“鱼与熊掌”兼得的无知。为人如此、做官如此,但凡被虚荣心所制,言行举止往往就偏离正向,甚至沉醉其中难以自拔,养成一种侵蚀正气的“慢性病”。细细想来,各类贪腐案例何尝不是虚荣心在作祟,招待餐具尽用金制、喝酒要设数千元“价格底线”,甚至喝牛奶都要韩国空运,骄奢病态令人震惊。而另一些官员,在贪腐圈子中盲目“攀比”,吃喝享乐尽为“筹码”,所收款项不花不存而是堆放起来“静静欣赏”,看到妻子儿女及亲属“分一杯羹”反以为荣,终究还是撇不下“重位子要面子”的陈习旧俗。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为官就当有这样的气节。常言官场诱惑纷纷,要树正气就必须先有一颗铁打的“初心”。归结来看,之所以对少部分官员的教育警示难有良效,恰恰就是始终止不住其虚荣心的膨胀,看似“人之常情”,掩藏的却是远甚于常人的祸心。曾有落马官员忏悔:“一切的顾忌与畏惧都会被欲望所代替”,习惯了前呼后拥、阿谀奉承,虚荣便也就转化为行动,成了一步踏错的贪腐痼疾。

 

  在当前从严反腐的大环境下,确实再难有逃脱惩处的“漏网之鱼”,然而治是先驱,防则是根本,倘若为官的德育有所松懈,虚荣心便要泛滥成奢、恶化成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历览前贤,哪一种美名不是在清正廉洁中铸成,哪一个榜样不是在奉献与知足中凝塑,治下为官者的虚荣心,其后效远远要超出预计,能够始终淡泊名利、秉持原则,在各类诱惑牵涉之下也就能廉洁如一,做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深思细琢,贪慕虚荣何尝不是一种无知,在高调与张扬之间,唯一的成就便是成为一个“负面典型”。直白些说,为官就当“做人低调,做事高调”,切忌一颗如空中楼阁一般的“虚荣心”,躲着藏着撑面子、摆架子,到了忏悔时却彻悟哭诉。当然,对于官员的工作品格及生活品行,也当有一种长效监督方式,看看谁放不下虚荣、是谁搁不下面子,从小事入手、从日常规避,能够防微杜渐、教育为先,让一些险要误入歧途者得以挽回真本,善莫大焉。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心得体会3

 

  专题片通过白培恩、周本顺、李春城等人落马后的自白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篇六】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

精品文档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是一剂让我们保持清醒的良药,是一场直抵人心、触及灵魂的政治洗礼,是讲好反腐故事的精品佳作,是歌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好声音!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2016年1到8集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汇总 1.2016永远在路上第一集心得体会 1.2016永远在路上《人心向背》心得体会
2.2016永远在路上第二集心得体会 2.2016永远在路上《以上率下》心得体会
3.2016永远在路上第三集心得体会 3.2016永远在路上《踏石留印》心得体会
4.2016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心得体会 4.2016永远在路上《利剑出鞘》心得体会
5.2016永远在路上第五集心得体会 5.2016永远在路上《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
6.2016永远在路上第六集心得体会 6.2016永远在路上《拍蝇惩贪》心得体会
7.2016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心得体会 7.2016永远在路上《天网追逃》心得体会
8.2016永远在路上第八集心得体会 8.2016永远在2016

1 / 5

精品文档
路《上标本兼治》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心得体会 本集讲述以来,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言出纪随,一寸不让,作风建设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但必须看到,四风问题积习甚深,树倒根存,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仍然不时发生。通过剖析矿泉水瓶装茅台、办公室里藏暗门等多起隐形变异的四风案例,说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要继续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监督执纪越往后越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中石化原党组成员、总经理王天普,江苏省委原、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现身说法,深刻反省和剖析由大吃大喝到奢侈腐化、由违纪到违法的过程,警示告诫每名党员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严肃的政治纪律,触犯了就要受到严肃查处。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心得体会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2016

2 / 5

精品文档
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
据悉,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讲述了一些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心得体会 我们党是有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90多年来栉风沐雨、历经坎坷,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但也要看到,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弛、党内关系2016

3 / 5

精品文档
庸俗化等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存在口无遮拦、乱评妄议的现象,有的存在自由散漫、目无组织的行为。凡此种种,对新形势下如何认真思考和回答好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条例》和《准则》的出台,有利于唤醒党章意识,切实把纪律挺前面,不断增强执行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如果说《准则》是正面引导、高标准,那么《条例》就是负面清单、划底线。虽然《条例》的文本还未公开,但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自觉遵守《条例》《准则》要求,党员干部才不会去触雷、踩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会更加增强。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每一个党员,党的纪律就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就是生命线。切实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需要切实开展宣传教育,2016

4 / 5

精品文档
使《条例》和《规矩》印在全体党员的心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准则》和《条例》办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把纪律和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需要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加大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力度,落实好《准则》和《条例》的各项要求,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哲人有言,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海。有约束才更自由,有纪律才更有力。《准则》和《条例》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明确了权利与责任,划定了行为空间,和纪律底线。加强《准则》和《条例》的执行,就会让党风进一步纯洁,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党章》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真正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猜你喜欢:
1.永远在路上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心得体
2.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感想 3.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

2016

5 / 5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