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心得体会 >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6篇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6篇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23-12-20 14:00:02 推荐访问: 师德 师德与爱演讲稿 师德专题教育心得感悟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第1篇做到自觉、自醒、自强、自重、自律,从而提高自己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自觉性,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格和品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6篇,供大家参考。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6篇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篇

做到自觉、自醒、自强、自重、自律,从而提高自己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自觉性,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格和品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最主要的相互关系与规范包括教师与国家,教师与教育事业、学术活动,教师与学生,教师之间,教师自我修养等基本的人际、社会关系与规范。师风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具有鲜明指向的思想与行为的定式或习惯。它既可以表现为教师个人的作风,也可以表现为教师群体的作风。由此可见,我们所说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帮助教师在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学术活动、学生、同事与自我等问题上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规范,是要在较长的时期内和教师个人及其群体中,使这些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规范保持其稳定性、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在于对教师思想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在于建立一种可以持续引导与规范教师思想和行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为人师表,授之以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品德、修养、情操、作风、仪表;
对国家、人民和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
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犹如一台文明的播种机,通过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把文明的种子撒向社会四方,才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和道德传统得以代代相传。在高校,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像中小学生只注意教师的一些外部特点,而更关注教师心灵深处的丰富内涵,他们最佩服的是既有渊博知识、又有崇高品德、乐于帮助学生的教师。

师德师风不像其他有些事情,可以“一俊遮百丑”。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在大学里,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喜欢接近老师,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应该看到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高的教师,越需要在这方面自勉。因为你有影响力,从正面说,人家都敬重你,从反面说,人家不敢得罪你。但你有才能,有成就,大家承认你,只是承认你的才能和成就。不能用才能和成就来代替你的道德,或者说,不能用才能上的“俊”去遮德行上的“丑”。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
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
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
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因此,作为高校老师首先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对于一个“传道受业解惑”的传统教师,知识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何况当今世界知识倍增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个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就应该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要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观念的同时,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方法、手段,从而适应创新教育的重要学习精神还可以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受教育者因有了更高的目标而受到激励,教育者因受教育者的主动精神而感到压力,形成双主体间的互动局面,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另外,作为高校老师还应成为德行的模范。道德能弥补知识不完整的缺陷,而知识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就是教师的品德、性格、意志和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或者说体现了教师的形象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固然有主动适应和服从道德规范及规章制度的因素,但教师的影响是永远抹不掉的,教师如果德行好,就必然在学生中产生人格的魅力,学生有了现实的标准和模范,在思想上认同并在行动中做到自律,道德规范易于在学生的灵魂深处扎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范人。尤其是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做到自觉、自醒、自强、自重、自律,从而提高自己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自觉性,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人的道德不是天生的,需要从生活环境中吸取营养。与其他道德风尚一样,师德师风必须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实现由动机到行为的转化,从意识形态进入现实的行动。因此,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时,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而要求大家身体力行,在“做”上教,在“做”中学,在“做”里求进步。强调每位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小事做起,守住道德的底线,忠于职守,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内在追求,坚持一辈子烙守高尚的师德。

师德师风建设要取得广泛成效,必须把普遍号召与骨干先行,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使一般的道德宣传和号召先转化为部分党员骨干教师身体力行的道德行为,作为党员骨干教师要靠党性立身,靠素质敬业,靠成就进步,处处事事以先进性为标准,干好党组织交给的每项工作,把自己的道德理想、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活生生地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供师生评说、比较、模仿和赶超。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净化心灵,升华思想,提升道德和人格,提高鉴别是非、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思想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理论上的统一保证行动上的统一。党员骨干教师思想境界高尚起来,既可以宣示学校党政领导脚踏实地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也可以从党员骨干教师的道德实践中探索有益的经验和方法,还可以通过以点代面、逐步推广的方式全面推进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的这一切入点,始终注意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就能在高校教师中大兴高尚师德师风,就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朝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理想目标迈进,使高校教师成为爱岗敬业、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先进道德群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2篇

通过这次培训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亲身体会工作总结,从事教学工作的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师德与师爱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在教学工作中尤为重要。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必须围绕着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来展开。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和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有这种爱护和支持,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复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学生也会全力以赴的去学习。“爱是教育的基础”,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那么我们如何去体现这种更好的师爱呢?

一、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我们要关心了解学生不仅要从学习生活中关心,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学生的心理特性入手来更好的关心爱护学生。作为教师就需要热爱学生,不能嫌弃和歧视,而要以我们的师爱,给他们以真诚的爱,引导他们上进。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合理的给予表扬,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现在的学生,对人对事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个性极强,自尊心极强。他们不容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基于此,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注意适当的方法。

1、平等友好的对待学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以朋友式的`态度平等的对待学生,不能自视高人一等,粗暴的对待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他们有自卑心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会深深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并且使他们更加自卑。教师只有全身心平等友好的接近他们,才能帮他们克服缺点,引导他们走向成熟。

2、理解和信任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年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差别。教师只有善于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绝不能采取冷漠和教条的态度。要信任学生,对学生没有根据地无端怀疑,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你要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要相信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上进的一种暗示和激励。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尊重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3、严格要求学生。

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格要求也是师爱的另一种表现。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方法等原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但是不能由于他们的这种原因就对他们不严格要求,而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执教以严”,才能“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按照现行教学方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训练和教导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体现在日常细小的教育和教育工作中,批改作业、课内外辅导和实习实训等,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教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此外严格要求学生,还要教师掌握合理、适度的分寸,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爱。

4、要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应公平地、全面地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不论外貌,性格或性格差异,也不论学生优劣,教师都应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

纵观上述所言,教师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爱他们的教师。

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3篇

x月23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由全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化错教育创始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副校长进行的题为《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直播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人。

1、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异,而思想则主要来源于思考。一个人是否喜欢思考,做到常态思考,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问题意识和格局视野。教师的思考力,主要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思考选取的方法达到目标;其次,常时间集中关注在某一主题的研究上,持续推进,尽量寻找创新点;还有就是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阅读做整理,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

2、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思考不同,才能有创造。做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他所做的,都是经过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简单有效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善于整合资源。他能够认识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我们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创造。一节教案讲了五年,教材都变了,教案还在用。一篇讲稿,反复改了几遍,听众都变了,还在讲,内容仍停留在最初那个年代。经验永远是创造的羁绊,我们却舍不得扔。我们的工作质量需要通过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境遇需要创造去点亮。没有创造,就没有不同,没有创造,就没有杰出的表现。

3、做一名有执行力的教师

任何事只有做,才会有结果。如果只停留在计划和想的层面,永远也实现不了突破。执行力,是推进事物进展的关键,是实现由质变到量变的飞跃。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华应龙副校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阐释了“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方法,让我耳目一新,重新认识了“差错”在教学中的价值,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化错”理念,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4篇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 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 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 “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 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 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 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 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 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 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 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我们远离家乡, 远离亲人,我们能在一起合作,那是我们的缘分,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为一些小委屈而耿耿于怀,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 进,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不管在哪里,不管到何处,要坚强,要进步,要合作,更要快乐。让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携手共进!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5篇

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最主要的相互关系与规范包括教师与国家,教师与教育事业、学术活动,教师与学生,教师之间,教师自我修养等基本的人际、社会关系与规范。师风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具有鲜明指向的思想与行为的定式或习惯。它既可以表现为教师个人的作风,也可以表现为教师群体的作风。由此可见,我们所说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帮助教师在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学术活动、学生、同事与自我等问题上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规范,是要在较长的时期内和教师个人及其群体中,使这些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规范保持其稳定性、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在于对教师思想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在于建立一种可以持续引导与规范教师思想和行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为人师表,授之以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品德、修养、情操、作风、仪表;
对国家、人民和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
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犹如一台文明的播种机,通过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把文明的种子撒向社会四方,才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和道德传统得以代代相传。在高校,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像中小学生只注意教师的一些外部特点,而更关注教师心灵深处的丰富内涵,他们最佩服的是既有渊博知识、又有崇高品德、乐于帮助学生的教师。

师德师风不像其他有些事情,可以“一俊遮百丑”。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在大学里,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喜欢接近老师,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应该看到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高的教师,越需要在这方面自勉。因为你有影响力,从正面说,人家都敬重你,从反面说,人家不敢得罪你。但你有才能,有成就,大家承认你,只是承认你的才能和成就。不能用才能和成就来代替你的道德,或者说,不能用才能上的“俊”去遮德行上的“丑”。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
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
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
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因此,作为高校老师首先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对于一个“传道受业解惑”的传统教师,知识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何况当今世界知识倍增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个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就应该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要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观念的同时,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方法、手段,从而适应创新教育的重要学习精神还可以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受教育者因有了更高的目标而受到激励,教育者因受教育者的主动精神而感到压力,形成双主体间的互动局面,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另外,作为高校老师还应成为德行的模范。道德能弥补知识不完整的缺陷,而知识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就是教师的品德、性格、意志和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或者说体现了教师的形象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固然有主动适应和服从道德规范及规章制度的因素,但教师的影响是永远抹不掉的,教师如果德行好,就必然在学生中产生人格的魅力,学生有了现实的标准和模范,在思想上认同并在行动中做到自律,道德规范易于在学生的灵魂深处扎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范人。尤其是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做到自觉、自醒、自强、自重、自律,从而提高自己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自觉性,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人的道德不是天生的,需要从生活环境中吸取营养。与其他道德风尚一样,师德师风必须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实现由动机到行为的转化,从意识形态进入现实的行动。因此,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时,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而要求大家身体力行,在“做”上教,在“做”中学,在“做”里求进步。强调每位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小事做起,守住道德的底线,忠于职守,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内在追求,坚持一辈子烙守高尚的师德。

师德师风建设要取得广泛成效,必须把普遍号召与骨干先行,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使一般的道德宣传和号召先转化为部分党员骨干教师身体力行的道德行为,作为党员骨干教师要靠党性立身,靠素质敬业,靠成就进步,处处事事以先进性为标准,干好党组织交给的每项工作,把自己的道德理想、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活生生地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供师生评说、比较、模仿和赶超。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净化心灵,升华思想,提升道德和人格,提高鉴别是非、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思想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理论上的统一保证行动上的统一。党员骨干教师思想境界高尚起来,既可以宣示学校党政领导脚踏实地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也可以从党员骨干教师的道德实践中探索有益的经验和方法,还可以通过以点代面、逐步推广的方式全面推进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的这一切入点,始终注意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就能在高校教师中大兴高尚师德师风,就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朝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理想目标迈进,使高校教师成为爱岗敬业、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先进道德群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6篇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对照教师法等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宣传知识于实践的观点。告诉学生任何知识、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类总结生产实践获得的。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提高全民的素质”的伟大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7篇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我不断的学习,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校只有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8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再则,就像我们在讨论时说的,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就不能迟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
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
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就像我们在讨论的时候说的,生源的减少,高校招生规模还在扩大,导致生源素质和以前不一样了,做一个好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讲述学生能接受的知识,布置学生能完成的作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谁没有受过恩师的指点?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是老师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
在我们成功的背后,是老师在为我们默默地耕耘;
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9篇

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xx年,当时的师资只有28人,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我系的教师队伍达71人,承担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我系两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和各类二级学院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当繁重,然而新教师的师资培训、老教师的进修提高都没有完全到位,另外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目标,以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有体会:做个好教师并非易事。

一、爱岗敬业,忠诚于党

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想“传道、授业、解惑”,必需不断学习计算机新技术,改革教学内容,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来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

二、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道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自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三、倡导民主,做出表率

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知识、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有些中小学教师甚至成了“专制”的代名词,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大学教师虽不像中小学教师那么专制,但师道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问题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四、因材施教,关心学生

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取众人所长,补己之不足,精益求精,为培养和造就跨世纪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0篇

要做好任何一个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值得操守和从业道德。而对于教师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业,更是要求从业者具备优良的师风师德。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然而,当下,各种有损师德的丑闻、案件经常成为互联网上被唾弃和批判的头条,其恶劣程度骇人听闻,事件的主角都身为教师,却做着丧心病狂的事情。这再一次给世人,特别是教育行业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了,是再次强调师风师德的重要性以及树立优良师风师德的关头了。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参加了师风师德的学习,深感幸运。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颇丰,对于学习的成果,我个人联系实际,总结了一下几点心得。

一、什么是师德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为什么要建设师德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
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成效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而教师的师德师风,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教师的工作成效。因此师德师风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这句话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书。良好的师德会让教师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去教书。

第二部分是育人。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需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对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精神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也就是俗称的育人。这些也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和高的思想境界,只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教育及引导。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在互联网的各大新闻中,屡见师德高危丑闻。这些丑闻的主角不仅是失败的教师,甚至作为一个人,都是失败和道德沦丧的。这些人这些事,虽然是教师的耻辱,教育界的污点,但是他们的身份,确是教师。这已经给教育界和所有的教师敲响了警钟:在 我们这个时代,在今天,我们呼唤师德师风的重新强调,我们需要再次树立起教师的形象,我们需要矫正当前飘浮的教师群体中的不正之风。这亦是师风师德学习课程的价值所在。

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浸泡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三、如何建设师德

从上游确立典范,树立带头效应。强化领导作风建设,树立讲正气、讲廉洁、讲风险的作风。然后应该经常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团体进行师德师风的学习交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标准。从机制上确立赏罚制度,进行师德师风的指标考核,对于师德师风出现问题的教师个人,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惩罚,而不是姑息纵容。让教师团体教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成立家长委员会,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以此类形式成坑征求各界意见,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和成长。另外,可以进行规范管理。规范学校行为,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法律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确保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第三,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影响师风师德的建设

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有关科研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甚至腐蚀高校教师的师风师德的建设。而改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抓住几点。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多重角色有正确的角色认知;
然后需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稳定积极的心态,并能付诸行动;
再则应该注重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生和家长和同事和社会;
另外,也应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恰当的情绪反应。教师职业具备高挑战性,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懂得控制和调整自身情绪,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作为教育者,若无创新也不会有教育对象的发展;
最后应该有良好的应对方式。

五、小结

研究师德建设的思路可以从下来看。往往规律指出人们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方向比努力重要。做成一件事情,一要有精神,二要有能力。任何人的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工作。执行力是领导者素质和执行者素质结合而产生的合力。

学生的素质,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结果,教师的素质,即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受影响受教育的结果。用什么方法提高教师的全人格,来培养学生的全人格,是师德学风建设的重点之一。与时俱进是体现时代性,赋予规律性,体现创造性。而什么是师德是:热爱事业,热爱学生,学高身正,品德高尚,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诲人不倦。

高校需要的是“三材一化”:人才,教材,器材,校园文化。师德是一种特殊的盐,校园是大缸。用师德腌出学生的全人格,好的学风。这就是腌萝卜教育。关键是教师有多少含盐量。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1篇

通过这次培训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亲身体会工作总结,从事教学工作的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师德与师爱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在教学工作中尤为重要。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必须围绕着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来展开。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和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有这种爱护和支持,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复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学生也会全力以赴的去学习。“爱是教育的基础”,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那么我们如何去体现这种更好的师爱呢?

一、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我们要关心了解学生不仅要从学习生活中关心,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学生的心理特性入手来更好的关心爱护学生。作为教师就需要热爱学生,不能嫌弃和歧视,而要以我们的师爱,给他们以真诚的爱,引导他们上进。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合理的给予表扬,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现在的学生,对人对事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个性极强,自尊心极强。他们不容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基于此,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注意适当的方法。

1、平等友好的对待学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以朋友式的态度平等的对待学生,不能自视高人一等,粗暴的对待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他们有自卑心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会深深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并且使他们更加自卑。教师只有全身心平等友好的接近他们,才能帮他们克服缺点,引导他们走向成熟。

2、理解和信任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年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差别。教师只有善于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绝不能采取冷漠和教条的态度。要信任学生,对学生没有根据地无端怀疑,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你要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要相信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上进的一种暗示和激励。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尊重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3、严格要求学生。

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格要求也是师爱的另一种表现。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方法等原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但是不能由于他们的这种原因就对他们不严格要求,而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执教以严”,才能“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按照现行教学方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训练和教导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体现在日常细小的教育和教育工作中,批改作业、课内外辅导和实习实训等,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教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此外严格要求学生,还要教师掌握合理、适度的分寸,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爱。

4、要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应公平地、全面地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不论外貌,性格或性格差异,也不论学生优劣,教师都应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

纵观上述所言,教师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爱他们的教师。

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2篇

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以前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就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务必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取了教师职业就选取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透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个性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个性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构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3篇

要做好任何一个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值得操守和从业道德。而对于教师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业,更是要求从业者具备优良的师风师德。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然而,当下,各种有损师德的丑闻、案件经常成为互联网上被唾弃和批判的头条,其恶劣程度骇人听闻,事件的主角都身为教师,却做着丧心病狂的事情。这再一次给世人,特别是教育行业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了,是再次强调师风师德的重要性以及树立优良师风师德的关头了。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参加了师风师德的学习,深感幸运。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颇丰,对于学习的成果,我个人联系实际,总结了一下几点心得。

一、什么是师德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为什么要建设师德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
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成效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而教师的师德师风,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教师的工作成效。因此师德师风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这句话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书。良好的师德会让教师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去教书。

第二部分是育人。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需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对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精神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也就是俗称的育人。这些也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和高的思想境界,只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教育及引导。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在互联网的各大新闻中,屡见师德高危丑闻。这些丑闻的主角不仅是失败的教师,甚至作为一个人,都是失败和道德沦丧的。这些人这些事,虽然是教师的耻辱,教育界的污点,但是他们的身份,确是教师。这已经给教育界和所有的教师敲响了警钟:在 我们这个时代,在今天,我们呼唤师德师风的重新强调,我们需要再次树立起教师的形象,我们需要矫正当前飘浮的教师群体中的不正之风。这亦是师风师德学习课程的价值所在。

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浸泡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三、如何建设师德

从上游确立典范,树立带头效应。强化领导作风建设,树立讲正气、讲廉洁、讲风险的作风。然后应该经常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团体进行师德师风的学习交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标准。从机制上确立赏罚制度,进行师德师风的指标考核,对于师德师风出现问题的教师个人,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惩罚,而不是姑息纵容。让教师团体教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成立家长委员会,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以此类形式成坑征求各界意见,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和成长。另外,可以进行规范管理。规范学校行为,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法律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确保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第三,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影响师风师德的建设

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有关科研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甚至腐蚀高校教师的师风师德的建设。而改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抓住几点。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多重角色有正确的角色认知;
然后需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稳定积极的心态,并能付诸行动;
再则应该注重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生和家长和同事和社会;
另外,也应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恰当的情绪反应。教师职业具备高挑战性,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懂得控制和调整自身情绪,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作为教育者,若无创新也不会有教育对象的发展;
最后应该有良好的应对方式。

五、小结

研究师德建设的思路可以从下来看。往往规律指出人们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方向比努力重要。做成一件事情,一要有精神,二要有能力。任何人的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工作。执行力是领导者素质和执行者素质结合而产生的合力。

学生的素质,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结果,教师的素质,即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受影响受教育的结果。用什么方法提高教师的全人格,来培养学生的全人格,是师德学风建设的重点之一。与时俱进是体现时代性,赋予规律性,体现创造性。而什么是师德是:热爱事业,热爱学生,学高身正,品德高尚,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诲人不倦。

高校需要的是“三材一化”:人才,教材,器材,校园文化。师德是一种特殊的盐,校园是大缸。用师德腌出学生的全人格,好的学风。这就是腌萝卜教育。关键是教师有多少含盐量。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4篇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从我走上三尺讲坛的那一天起,我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关于如何提高师德修养,有几点感悟如下:

一、与法对话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更高的认识。遵照教师法《师德师风建设十项规定》、《教师文明用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的要求,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做到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衣着整洁得体、语言文明礼貌、举止优雅大方、以身作则、作风正派、没有向学生推销资料、乱收费、索要学生家长的礼品等不良行为,没有做利用职务之便谋私之事。

二、与学生对话

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爱是教育的法宝,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在教育中我们教师占着主导地位,但是学生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我要求自己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在师生互学互勉中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师德品质。我所带的班以单招学生占大多数,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活泼活跃,喜欢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但学习习惯不太好。所以,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现学生身上更多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给一个支点,地球都能被转动”,对于职高生来说,这个支点就是自信。我深知只有为学生建立自信,找到一个新的起点,才能重新点燃学生生活的希望。

班上有不少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平时不愿意学习,旷课的现象严重,但是在实习中他们表现的很好,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放大这些优点,以鼓励为主,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

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真情温暖学生,用真诚感动学生,在学生生病或有难题时,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为学生排忧解难。前几天,xx级学生孔佑星的父亲突然病逝,为帮助他暂时度过难关,我主动捐款,并马上派出三名学生到他家帮助他办完父亲的丧事,为身处困境中的他送去温暖和关怀,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还会继续努力帮助这些困难生度过难关。

三、与名师对话

在我国人民教育事业中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具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感,有教书育人、钻研知识的可贵品质,有无私无畏、勇于创新的精神,向我们展现了人民教师的理想人格。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道德的崭新特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具体化表现,这些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要认真地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提高师德认识,激发自身的师德情感,向名师学习,从心灵上与名师对话。

四、与自己对话

博学的专业知识、敏锐的专业嗅觉、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专业技能,凭借这些,才能赢得了学生们的赞誉和折服,使学生们看到了专业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技能。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还必须要了解企业和市场,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除钻研理论知识外,还经常下企业,带实习,继续学习等。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自己过去在生活、工作中的言行进行了自我反省、检查和剖析,做为一名教师,我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努力去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的真谛,需要有志之士探寻。教育的大门,需要智者开启。教育的法宝,需要勇者获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把师德放在教书育人的至高点,以爱贯穿教育教学主线,努力做一名家长舒心、学校放心、学生开心的优秀教师。满怀激情,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高职教育献出微薄之力。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5篇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对照教师法等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要结合教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宣传知识于实践的观点。告诉学生任何知识、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类总结生产实践获得的。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提高全民的素质”的伟大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第16篇

要做好任何一个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值得操守和从业道德。而对于教师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业,更是要求从业者具备优良的师风师德。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然而,当下,各种有损师德的丑闻、案件经常成为互联网上被唾弃和批判的头条,其恶劣程度骇人听闻,事件的主角都身为教师,却做着丧心病狂的事情。这再一次给世人,特别是教育行业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了,是再次强调师风师德的重要性以及树立优良师风师德的关头了。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参加了师风师德的学习,深感幸运。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颇丰,对于学习的成果,我个人联系实际,总结了一下几点心得。

一、什么是师德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为什么要建设师德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
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成效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而教师的师德师风,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教师的工作成效。因此师德师风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这句话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书。良好的师德会让教师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去教书。

第二部分是育人。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需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对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精神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也就是俗称的育人。这些也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和高的思想境界,只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教育及引导。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在互联网的各大新闻中,屡见师德高危丑闻。这些丑闻的主角不仅是失败的教师,甚至作为一个人,都是失败和道德沦丧的。这些人这些事,虽然是教师的耻辱,教育界的污点,但是他们的身份,确是教师。这已经给教育界和所有的教师敲响了警钟:在我们这个时代,在今天,我们呼唤师德师风的重新强调,我们需要再次树立起教师的形象,我们需要矫正当前飘浮的教师群体中的不正之风。这亦是师风师德学习课程的价值所在。

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浸泡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三、如何建设师德

从上游确立典范,树立带头效应。强化领导作风建设,树立讲正气、讲廉洁、讲风险的作风。然后应该经常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团体进行师德师风的学习交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标准。从机制上确立赏罚制度,进行师德师风的指标考核,对于师德师风出现问题的教师个人,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惩罚,而不是姑息纵容。让教师团体教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成立家长委员会,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以此类形式成坑征求各界意见,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和成长。另外,可以进行规范管理。规范学校行为,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法律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确保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第三,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影响师风师德的建设

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有关科研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甚至腐蚀高校教师的师风师德的建设。而改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抓住几点。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多重角色有正确的角色认知;
然后需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稳定积极的心态,并能付诸行动;
再则应该注重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生和家长和同事和社会;
另外,也应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恰当的情绪反应。教师职业具备高挑战性,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懂得控制和调整自身情绪,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作为教育者,若无创新也不会有教育对象的发展;
最后应该有良好的应对方式。

五、小结

研究师德建设的思路可以从下来看。往往规律指出人们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方向比努力重要。做成一件事情,一要有精神,二要有能力。任何人的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工作。执行力是领导者素质和执行者素质结合而产生的合力。

学生的素质,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结果,教师的素质,即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受影响受教育的结果。用什么方法提高教师的全人格,来培养学生的全人格,是师德学风建设的重点之一。与时俱进是体现时代性,赋予规律性,体现创造性。而什么是师德是:热爱事业,热爱学生,学高身正,品德高尚,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诲人不倦。

高校需要的是“三材一化”:人才,教材,器材,校园文化。师德是一种特殊的盐,校园是大缸。用师德腌出学生的全人格,好的学风。这就是腌萝卜教育。关键是教师有多少含盐量。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