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通知,供大家参考。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处室、学院,附属医院:
近期,我国多省市接连出现聚集性疫情,我省部分地市也出现了散发病例,国内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激增,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根据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及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把疫情防控校门关 1.
严格执行《校园出入管理办法》,校园实行封闭管理,教职工凭工作证、后勤服务人员凭临时出入证进出,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所有人员入校 需要全程配戴口罩,核验身份、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扫场所码、 测温、登记,符合规定后方可进入校园。教职员工实行从家门到校门“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不到校外餐厅、饭店就餐。
2.
各部门根据教职员工人员变化情况,负责收缴与学校解除 关系或者本学期内没有工作安排的教职员工、临时人员的工作证、 临时出入证,并将名单及证件上交校疫防办。
3.
严格落实请假制度,任何学生、教职员工及外聘后
—2—
勤服务人员离开本市均需提前报备。学生需持有学院书记签批的请假条出入校园,教职员工离开本市请假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在人事处报备,附院兼课教师离开本市请假在教务处报备,后勤临时服务人员离开本市请假在总务处报备,安保人员离开本市请假在安全保卫处报备。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对离校师生严格管理、追踪,做到“一人一档”,留存备查。对不履行请假报备手续私自外出或对个人实际行程隐瞒不报的人员,从严追责、从重处理。引导学生 减少网购及外卖订餐。
根据属地防疫要求,外地市来返人员需提前三天向所在社区报备,抵达后在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省外低风险返回落实三天两检,七天健康监测。异地返回人员入校前需提供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二、加强人员排查
高度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和发生疫情省份信息,严格落实“四早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疫苗接种“日报告”和中高风险地区经历者“日报告”制度,全面筛查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信息,精准掌握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信息,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及时向学校、所在社区和疾控部门报备。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在学校启动疫情期间全面管控措施时,全校教职
—3—
员工(含兼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施工人员)每日需将健康码,行程码上报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总务处、安全保卫处、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等责任部门,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归口专班汇报,出现瞒报、漏报、 谎报、迟报现象将严肃追责。
三、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学校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公共卫生间等校内重点场所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环境消杀、通风换气、卫生清洁等工作,保存消杀记录,留存备查。
四、坚持家校协同防控 对校园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落实学生晨午检制度,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加强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健康监测,特别是有家庭成员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要按照相关规定第一时间报告。
五、坚持多病共防和人、物、环境同防 防控春季常见多发传染性疾病,增加重点环境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杀频次。教育引导师生在校园内外都要增强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落实防控措施,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全体教职员工及共同居住人不准参加社会上超过50人的任何性质的学习、培训、集会等聚集性活动。快递
—4—
进出校园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快递管理办法》。
六、加强师生及教职员工核酸抽检力度 建立重点人群核酸抽检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生和教职员工的核酸抽检力度。
根据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的通知》要求,高校师生员工每周按照至少20%的比例进行核酸抽检,以五天时间为一轮,实现在校师生全员检测覆盖;保安、保洁、餐饮、宿管等外聘工作人员(含附院兼课教师)每周需全员进行1次核酸检测(此类人员由业务归口部门另行组织全员检测,每周三前需把当周的人员检测报告发行办邮箱)。
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完善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能够随时启动。一旦发生校园疫情,全体教职员工须第一时间按疫情防控主管部门及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流调转运、隔离管控;各部门第一时间配合疫情防控主管部门及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妥善回应教职员工合理诉求与关切,加强被隔离和封控教职员工的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八、加强疫情防控督促检查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学校疫情防控措施
—5—
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查漏洞、补短板,确保教育教学、考试活动、管 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疫情防控规定。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